抗体药物与偏头痛治疗

随着靶向PD-1,CD20等明星靶点的抗体靶向药物进入市场,公众对抗体药物的应用也越来越熟悉,接受度显著提高。目前,抗体药物在感染性、炎症性疾病和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已经广为人知。但实际上,抗体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前景还远远不限于此。今天,笔者给大家介绍一下抗体药物在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功能性疾病中的应用。

神经性偏头痛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慢性疾病。根据WHO的估算,该病在一般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10%,即世界上每10个人就有一个人受到偏头痛的折磨。而其中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三倍。除头疼外,偏头痛经常伴有头晕恶心和畏光畏声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偏头痛目前尚无有效的特异性疗法。现已证明,偏头痛的发病与三叉神经血管系统密切相关,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是最强力的血管扩张剂,广泛表达于三叉神经节细胞,而三叉神经系统释放的CGRP是触发偏头痛发作的“开关”。因此,CGRP信号通路成为治疗偏头痛的热门靶点。全球范围内已经有多款CGRP受体或CGRP本身的抗体类疗法获批上市,用于偏头痛的预防治疗,包括erenumab-aooe、fremanezumab-vfrm、galcanezumab-gnlm等。

截至目前,已有4款以CGRP及其受体为靶点的单抗类偏头痛疗法上市,灵北(Lundbeck)Vyepti、安进/诺华Aimovig(靶向CGRP受体)、梯瓦Ajovy(靶向CGRP)、礼来Emgality(靶向CGRP)。这些单抗通过结合CGRP多肽或者CGRP受体,阻断偏头痛的发作。以今年新获批上市的灵北Vyepti为例,该药的活性成分为eptinezumab,这是一种人源化IgG1单克隆抗体,靶向结合降钙素相关基因肽(CGRP),阻断其对受体的结合作用。Vyepti的疗效和安全性在2项III期临床试验PROMISE1(NCT)和PROMISE2(NCT)中得到了证实。这2项试验分别评估了Vyepti预防性治疗发作性偏头痛(n=)和慢性偏头痛(n=)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2项研究均达到了全部主要终点和关键次要终点。与安慰剂相比,2种剂量(mg、mg)Vyepti在静脉输注后的第一天就显示出治疗益处,并且在前7天的大部分时间里,经历一次偏头痛发作的患者比例低于安慰剂组。Vyepti的安全性在例接受过至少一剂Vyepti治疗的偏头痛患者中进行了评估。在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试验中,Vyepti治疗的最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2%,且至少比安慰剂高出2%)包括鼻咽炎超敏敏反应。在PROMISE-1和PROMISE-2试验中,接受Vyepti治疗的患者中,有1.9%的患者因不良反应而停止治疗。加州大学神经病学医生PeterGoadsby教授表示:“PROMISE-2试验的数据显示,多数患者的偏头痛天数至少可以减少75%,在治疗6个月期间偏头痛持续改善,这对医生和患者都有临床意义。Vyepti对偏头痛治疗是一个有价值的补充,可帮助减轻这种严重疾病的负担。”

CGRP靶点的确定和单抗药物在偏头痛中的应用显示了抗体药物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人类对疾病本质的认识,越来越多的关键分子在疾病进程中的作用被发现。而高特异性高亲和力的抗体药物,则像一个灵敏的控制器,可以通过与靶点分子的结合有效阻断相关疾病的进展,在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南京安锐愿在高亲和力抗体研发中乘风破浪,与业内同仁携手共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yigroup.net/fxyy/61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