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国储能行业12大热点事件回顾与

中国储能网讯:年是全国几乎各行各业最艰难的一年,疫情阻滞和能源危机在不断给予各方压力的同时又酝酿新的生机,但储能人依旧激情澎湃,甚至诗意盎然。君不见,储能与风光共舞,细分赛道异军突起;君不见,新型储能百舸争流,谁主沉浮;君不见,市场预期升温,吐故“钠”新,分庭抗“锂”;君不见,长时储能海阔天空,不同“钒”响;君不见,大储户储比翼齐飞,全球储能放量;君不见,电化学储能高歌猛进,储能电池供不应求。凡此种种,既有美好的预期,也有心灵拷问,储能万亿级赛道的价值空间给了业主和投资者无限遐想和为之奋斗的理由。

在双碳愿景及其确定性趋势下,能源转型与变革的过程将不断持续升级,储能的战略定位和核心价值已经得到行业共识,新型储能更是百花齐放、百舸争流,在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中羽翼渐丰。国家能源局科技司副司长刘亚芳指出,与抽水蓄能相比,新型储能选址灵活、建设周期短、响应快速灵活、功能特性多样,正日益广泛地嵌入电力系统源、网、荷各个环节,深刻地改变着传统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成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不可或缺的配套设施,未来还将彻底颠覆能源电力系统的发展结构和电力运营格局。

回望年,储能行业到底是在“躁动喧嚣”中赔本赚吆喝,还是正逐步走向“坡长雪厚”的大时代,唯有历史才能见证,这里特别梳理这一年来的热点大事,甚至有些热点贯穿全年,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其理,明悟未来发展之路。

热点1:《“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出台

3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正式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指出新型储能发展目标,到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电化学储能技术性能进一步提升,系统成本降低30%以上。到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

点评:降本增效是储能行业发展的使命所在,也是长期追寻的目标,虽然《实施方案》没有再提储能“十四五”规划目标,但实际上各地汇总的规模目标已经远超年《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的30GW发展目标。在商业模式没有完全捋顺之前,新型储能市场化尚欠价格东风。

热点2:虚拟电厂风起,共享储能模式可期

6月23日,山西出台首个省级虚拟电厂实施方案,另外,国内多个地方已有示范应用。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已出现首个调度用户负荷参与电力现货市场并盈利的虚拟电厂——国电投深圳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的虚拟电厂平台参与电力现货市场。11月25日,国内首台—华能浙江虚拟电厂1号机组顺利完成72小时试运行并正式投产。同样在目前国内市场上,山东、青海、湖南等地在共享储能政策和实施方面开始先行先试,全国多地多个共享储能项目招标开建。单山西省就有25个独立或共享储能项目备案,项目总投资超亿元,储能规模超3.9GW/8.2GWh。

点评:虽然我国虚拟电厂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已有多家公司早在布局,资本市场一度刮起上市公司涨停潮,国家陆续出台的政策都提及要大力发展虚拟电厂,并被赋予市场参与主体地位,未来虚拟电厂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市场空间或达千亿规模。各地纷纷寻求虚拟电厂开发策略和落地实践,11月在济南举办的“首届中国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全国虚拟电厂及需求侧响应高层研讨会”不失时机地为虚拟电厂发展驻足加油,积极为全国虚拟电厂落地实践探索新路,赢得行业好评。与此同时,共享储能同样被赋予独立市场地位,在新能源强配储能容易导致社会投资浪费的背景下,储能租赁模式被寄语厚望,部分省市的运行效果已显现,共享储能电站实现盈利,已经具备了初步商业价值。加持虚拟电厂技术,共享储能更有利于充分整合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资源,实现多方共赢,是发展方向,也是灵活可期的商业模式。

热点3: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在杭州胜利召开

9月7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与浙江省能源局联合指导,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联合余家机构共同支持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在杭州洲际酒店召开。大会以“共创储能新价值,共建市场新格局”为主题,聚焦行业发展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展开充分探讨,家产业链企业、位嘉宾参加了本届大会,其中家企业展示了新型储能全产业链产品。

点评:作为年行业唯一成功举办的行业盛会和行业风向标,储能大会人气高涨,行业专家、企业和业界人士济济一堂,学习共享之风正举,交流合作成为主旋律,新品发布亮点纷呈,各大专场座无虚席。在大会举办后一月内意向签约年储能大会的企业已达80%,显示了良好的行业景气度和大会凝聚力,截止年底,储能大会演讲席位和参展展位已经全部售罄,充分反映出年市场对储能行业景气度预期更加乐观。

热点4:“电芯荒”引起市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yigroup.net/fxyy/91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