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腹痛竟是炎症性肠病!
陶先生从去年开始反复出现腹痛、腹泻的症状。医院就诊后,陶先生被确诊为阑尾炎,可是手术切除阑尾后,他的病情不但没有缓解,反而越来越严重了,无法正常进食,体重也下降了六七十斤。
图片来自网络
感觉不太对劲的陶先医院就诊。由于目前炎症性肠病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内镜表现、影像学表现、病理特点等进行综合判断,同时常常还需与肠结核、肠道白塞病、淋巴瘤等疾病进行鉴别。在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后,陶先生最终被确诊为小肠克罗恩病,也就是炎症性肠病的一种。医院消化内科、肛肠外科、胃肠外科、病理科、医学影像科、营养科等组成的多学科团队为陶先生进行了会诊,通过外科手术的方法缓解了陶先生的症状。目前,陶先生腹痛症状消失,可以正常进食。
提起炎症性肠病,可能很多人会感到陌生,它曾被认为是“西方人的疾病”,以往在我国患病率很低,但近年来患病率却呈现增加的趋势。那么,炎症性肠病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今天
小编就邀请到了三位专家
来给大家揭秘
医院大内科主任兼消化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教授医院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吴明珠医院营养科
副主任医师
什么是炎症性肠病?炎症性肠病为累及回肠、直肠、结肠的一种特发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腹泻、腹痛,甚至可有血便。本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是结肠黏膜层和黏膜下层连续性炎症,疾病通常先累及直肠,逐渐向全结肠蔓延,克罗恩病可累及全消化道,为非连续性全层炎症,最常累及部位为末端回肠、结肠和肛周。
为什么会得炎症性肠病?目前该病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认为主要与复杂的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上皮因素、感染因素,以及免疫因素有关。
炎症性肠病如何治疗?目前炎症性肠病确诊后,分为内科治疗跟外科治疗。内科治疗主要使用激素、生物制剂以及一些抗感染的治疗。针对炎症性肠病的外科治疗处理目标是:1.手术做的小,病人创伤小,尽可能采用微创的腹腔镜技术。2.手术做得次数少,尽可能完成I期吻合术式。如果患者病情反复发作,则需要多学科合作、多学科诊疗。
不当的饮食与炎症性肠病的发生有关系吗?炎症性肠病多见于欧美,被认为与欧美传统的高脂肪、高蛋白和高糖饮食密切相关。我国既往炎症性罕见,也被认为与我国传统饮食以蔬菜、水果、大米和面食为主相关。近年来,我国饮食中高脂肪、高蛋白和高糖成分逐渐增多,炎症性肠病也相应地逐渐高发,这些都表明炎症性肠病的发生和发展与饮食密切相关,也表明高脂肪、高蛋白和高糖饮食是炎症性肠病损害性饮食。但是,到目前为止,并不存在炎症性肠病保护性饮食,但有证据证明:低脂肪、低糖、适量蛋白、适量膳食纤维饮食、适量维生素饮食、清淡易消化饮食,这些是对炎症性肠病有益的。另外一些饮食,如难消化的粗纤维食物、生海鲜和生牛奶、刺激性食物、生、冷及油腻食物,这些食物能够诱导炎症性肠病的发生和复发,或者加重炎症性的病情,对炎症性肠病是有害的。
图片来自网络
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营养评估及营养治疗炎症性肠病的营养治疗包括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只要有适应症和无禁忌症,就应该首先考虑并实施肠内营养。当炎症性肠病患者营养不良和营养风险严重,或者需要尽快改善营养不良和营养风险时,可酌情考虑同时实施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
炎症性肠病患者的护理炎症性肠病作为一种终生疾病,病程漫长。医院消化内科的医护人员会针对性的对病人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指导,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