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IETTIME
近日郑先生(化名)因为肚子疼得厉害来到我院急诊科就诊,接诊医生询问病史的过程中了解到,李先生曾多次突发剧烈腹痛,医院,考虑诊断“肠梗阻”,却均未查明病因,虽然对症治疗后有所缓解,但近年来频发的腹痛折磨着他的身心健康。于是,急诊外科医生为李先生安排了腹部增强CT,仔细阅片后发现患者横结肠明显冗长下垂,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两者之间的夹角较小,压迫着十二指肠水平段。困扰李先生多年得疾病终于浮出水面,原来这是临床上较少见且极易与其他消化道疾病混淆的“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CT报告显示图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是指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两者之间的夹角较小,压迫十二指肠水平段引起的十二指肠部分或完全梗阻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患者常伴有肠传输时间的延长可能引起结肠冗长,而横结肠冗长下垂,其对肠系膜上动脉的牵拉,导致对十二指肠水平段的压迫加重。此外横结肠与结肠脾区的角度增大使得肠内容物不易通过,并出现逆返现象。上述征象都在郑先生的CT片子中表现出来,在经过急诊外科团队积极的营养支持、嘱患者多行胸膝位、改善患者排便等治疗后,郑先生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目前已经顺利出院,后续嘱托其努力增重以及积极门诊随诊。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在临床上较为少见,相关文献报导其发病率约0.1‰~0.3‰,多见于瘦长体型的年轻女性,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长期反复发作的进食后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其临床表现并无特异性,因此误诊率极高。临床上常需腹部CT、上消化道造影、消化内镜等检查结果明确诊断。而治疗方面首选积极营养支持为主的保守治疗,通过改善营养状态增加体重和脂肪,从而增加动脉夹角内脂肪垫以解除压迫。此外,多行胸膝位、改善排便也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保守治疗无效、反复发作的患者,则可考虑采用外科手术治疗。
作者:急诊外科王泽康
编辑:陈之力陈丹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