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加(doctorplus1)导语医生加(doctorplus1)导语
说起口腔溃疡,我想起了两句古诗。一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正应了急性口腔溃疡的症状:嘴里突然长出好几个水泡,有强烈的灼痛感。
在我们中医看来,急性口腔溃疡是实火所致,一般一周左右自己就好了。另一句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正是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写照,发生、发展悄无声息,嘴里隔段时间就长泡,此起彼伏,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慢性复发性口腔溃疡多是虚火所致,虽没有急性口腔溃疡那么猛烈,但缠绵不绝,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上火之路:水不足而火有余 我有一位同事张大夫,医院的军医,他确实是军人风格,不仅性格直爽,做事雷厉风行,就连吃饭也是速战速决。 张大夫是四川人,食谱中“麻辣”是主旋律,经常看到他吃着担担面,就着辣子鸡,呼噜呼噜,顷刻间半碗已经下肚。 我曾经调侃他:“慢点吃,小心咬着舌头。” 没想到过几天再碰到张大夫时,他真的话都说不利索了,见了面就抱怨我说:“都是你这乌鸦嘴,我那天吃饭着急,咬着自己了,然后就起了满嘴的水泡。” 我看着张大夫的嘴,尽量憋住笑:“你自己上火,得了口腔溃疡,怨我干啥?” 没想到听我提到“上火”,张大夫不但不生气,反而来了兴趣,一把拉住我问道:“老听老百姓说上火了,但我们西医里没这个说法,这是中医的专利,今天你说我上火了,那你就给我讲讲,究竟什么是上火了?” 我本来不想答应,但张大夫认真得很,都扯上中西医合作的高度了,我决定好好给他说道说道。 要想解释上火,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火。中医所说的“火”,是用自然界的火来打比方,用来说明人的生命活动和病理现象。 自然界的火能产热生暖,有一定的热力,对人很有利,可以把它比喻为人体“生理之火”;自然界的火能很快把东西烧成灰,甚至造成火灾,对人有害,可以把它比喻为人体“病理之火”;自然界的火焰摇动着向上冲,人体的火也有炎上的性质。生理之火能腐熟水谷,化生精气,营养脏腑、四肢百骸,维持生命需要,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阳气;而病理之火如果失去制约,就会导致我们所说的上火症状。 中医讲求辨证,要想进一步把上火说清楚,还要把“火”的“夫人”——“水”请出来一并介绍。中医所说的“水”与“火”一样,并不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物质,而是身体内的一种力量,一种与“火”对立统一的力量。 看到这儿有读者可能会有疑问,“水”不是“火”的克星吗?怎么会成了它的“夫人”?其实“水”和“火”是什么关系呢?它们时而针锋相对,时而携手共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达到中医讲求的“阴阳平衡”的状态。如果有一天,这两股力量“吵架”了,就会出现阴阳失衡,“水”占上风就会水肿,而“火”占上风自然就是上火了。您说,这种关系,是不是很像夫妻关系呢? 一般来说,“水”和“火”夫妻俩关起门来,小吵小闹,很快就会过去,握手言和,对身体没什么损伤。夫妻双方经营婚姻,如果有一方总是压制另外一方,长期下去家庭关系肯定会出问题;同样,如果“水”和“火”之中的某一方在身体内占据了较大的优势,力量过于强大,那身体也就要出状况了。比如,接连几日紧张工作,又吃多了辛辣的食物,身体里的“火”就仿佛得到了外援,势力猛长,一发不可收拾,开始欺负“水”,而“水”争执不过,身体内的平衡被打破,趾高气扬的“火”就有可能犯下让人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等一系列罪行。是什么在嘴里“放了火”?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知道了“火”本身并不是“罪人”,它是我们身体里一股正常的力量,是人体的阳气,而“火”只有在失去了制约后,才会危害身体,造成很多病症,口腔溃疡就是其中之一。就好比自然界的火可以帮我们取暖做饭,是“好的”,当有外界力量不恰当地助长了火势,使火失去控制后,才会酿成火灾,危害人类,成为“坏的”。 那究竟是什么助长了人体里的“火”,使它烧到了嘴巴里呢?我还是要说一说我的同事张大夫。↑上面是我给他画的“上火图”,虽然简陋了点,但很能说明问题。 张大夫平时吃饭很快。吃得快,说明这人着急,折射出焦虑心理,这种状态会导致气机上行,容易上火。另外,从西医角度讲,吃得太快,很多食物没有经过仔细咀嚼,唾液与食物混合不充分,不能完全发挥唾液的灭菌功能,食物中的细菌进入身体,会增加感染的机会,也容易导致口腔溃疡的发生。 张大夫好吃辛辣,口味很重。无论太烫、太咸还是太辣,或者是烟酒刺激,都容易损伤口腔黏膜,使其屏障功能下降,导致容易被感染。另外,太咸和太辣的食物进入身体以后,需要很多水分来代谢,这样细胞中的水分子就会大量减少,不仅会使我们感到口渴,而且水分的减少,也不利于代谢产物的清除,容易引起炎症因子的活跃。所以口味重的人,就会比清淡饮食的人更容易发生口腔溃疡。此外,顿顿膏粱厚味,还会加重胃肠负担,也是上火的原因。 张大夫又要看病又要搞科研,“压力山大”。人在压力很大的时候自然会焦虑、急躁,这种就是中医所说的肝气郁滞状态,时间久了,就会气郁化火,也是上火形成的原因。此外,人体在感受到压力的时候激素分泌旺盛,尤其是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就像人体里的救火队,有大事要事它就紧急动员,一马当先,比如赛跑、考试的时候,身体和精神高度紧张,肾上腺大量分泌。但肾上腺素不是无穷无尽的,当比赛结束、考试完成时,是人体放松的时刻,也是肾上腺素撤退的时机。在激素水平下降时,免疫力的“长城”就会出现空洞,这时候人体就容易感染,反映在嘴里就容易得口腔溃疡。 吃饭快、口味重、压力大这些因素就像是一根根火柴,烧旺了人体内的“病理之火”,烧到口腔,就成了口腔溃疡。胃肠,生在自然,爱在人间,毁于无节,护在日常。
让肠胃获得自由的最好方法是顺应它的脾气......
更多内容请看李博医生新著《胃靠养肠靠清》 好肠胃,方能尝遍世间美味; 好肠胃,方能气色红润精神好; 好肠胃,方能心情舒畅没烦恼。提示:“医生+”客户端线上科普课堂进行中。更多精彩课程 副教授长按(扫描) 李博,(甫寸)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年8月生,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硕士研究生。 倡导慢门诊,及准确辨证,用药轻灵,以伤寒温病为主,兼顾现代医理,对胃痛,腹胀,便秘,泄泻,痛经等消化及妇科疾病颇有心得。治疗现代医学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腹泻,肠易激综合征,反流性食管炎,便秘以及盆腔炎,月经紊乱等有独特的疗效,注重医患沟通。并在各大报纸杂志发表50余篇科普文章。深得患者好评。 幼承庭训,对传统文化颇多领悟。曾侍诊焦树德教授两年,并跟随李峰教授,唐旭东主任医师学习多年。—,受国家派遣,担任坦桑尼亚MUHIMIBILINATIONALHOSPITAL中坦传统医疗合作中心专家组成员,进行艾滋病及其他疑难杂症的中医药诊疗工作1年半。 喜好太极,为北京吴式太极拳协会秘书长翁福麒老师的弟子,得其亲传,已初步掌握83式吴式太极拳,64式吴式太极剑,并坚持习练,多年如一日。 有八年的耳穴贴压治疗临床经验,多次讲解耳穴及其临床治疗。年获得NSFC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资助,题目是,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年入选中医院育才计划。发表SCI及其他学术论文20余篇,主编《实用循证医学方法学(第二版)》为循证医学类畅销书,参编著作8部。《Evidence-BasedComplementaryandAlternativeMedicine》《中国循证医学杂志》特约审稿专家。 社会兼职: 中华预防医学会循证预防医学专业委员会循证医学方法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青年学组委员声明:“医生+”专家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