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科普偏头痛之精准治疗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最好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

“药师您好,我已经头痛快半年时间了,一开始吃止痛药还能有所缓解,但是我的头痛总是反反复复,每天发病的频次越来越多,现在已经严重影响到睡眠了,我该怎么才能缓解”。这是一名表情痛苦的偏头痛患者的主诉。目前我院神经内科经常会就诊此类患者,像前面提到的患者仅仅只是头痛患者中的一员。那什么是偏头痛?有哪些因素引起了偏头痛?又有哪些药物可以治疗偏头痛?下面就让药师给大家细说下这一让你痛到怀疑人生的疾病——偏头痛。

什么是偏头痛

偏头痛作为原发性头痛的一种,是临床最常见的头痛类型。其特点为头痛在一侧,伴有恶心、畏光等。一般发作持续时间短则数小时,长则数天,并随着光、声刺激而加重。偏头痛患者发作时往往疼痛难忍,烦躁易怒,长期的偏头痛发作会导致患者失眠、抑郁等,从而患上心理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日常学习和生活。

偏头痛发病的因素有很多种,包括精神因素、内分泌因素、代谢因素等。偏头痛频繁的发作会直接导致睡眠不足及心理疾病,从而影响患者日常的学习生活,而且很多患者常常因工作时头痛发作,严重耽误了工作的进展。随着头痛的持续,患者情绪会变得暴躁易怒,性格也随之改变,最终导致抑郁、躁狂等心理疾病。因此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就显得尤为关键。

传统模式偏头痛的药物治疗

根据偏头痛发作可分为急性发作期与预防治疗期两个阶段。

1.急性发作期治疗药物

在急性发作期,主要的治疗药物有对乙酰氨基酚(mg/次,每4h一次,最大剂量4g/d),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mg/次,每4-6小时1次,最大剂量2.4g/d)或萘普生(mg/次,每6-8h一次,最大剂量1g/d),含咖啡因的复合止痛药(例如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II,每片含对乙酰氨基酚mg、无水咖啡因50mg,一次1到2片,每日3次),还有曲坦类药物和非选择性5-HT1受体激动剂(如麦角胺)等等。

2.预防治疗期治疗药物

对于偏头痛预防治疗期,主要的药物有β受体阻断剂(如美托洛尔)、抗癫痫药物(如托吡酯)、抗抑郁药物(如阿米替林)及钙通道拮抗剂等。这些药物种类繁多,患者一定要在医师或药师指导下进行用药的选择和服用,从而减少偏头痛发作的频次及频率。

目前市场上治疗偏头痛的药物种类繁多,但大多数疗效欠佳,且副作用大,这就使得患者不清楚该吃哪类药物才能对偏头痛有所改善。随着个体化精准医疗的发展,研究不断深入,遗传因素地位越来越高,受到临床重视。

偏头痛的个体化精准治疗

1.偏头痛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分子遗传学研究为偏头痛的分子基础提供了相当多的理论依据。在该疾病的单基因形式中,经典的连锁研究已经揭示了几个基因的突变,如CACNA1A、ATP1A2、SCN1A、KCNK18和NOTCH3。同时,候选基因关联研究(CGAS)和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已经发现了大量与偏头痛相关的遗传变异。这些基因参与了几条神经、血管或激素通路。神经基因编码与离子通道表达或控制相关的蛋白,如CACNA1A、ATP1A2、SCN1A和KCNK18。目前此类基因还在研究中。

第二类基因包括调节血压、内皮细胞表达、血管收缩和血管舒张的基因。在后一组基因中,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在偏头痛发病机制中研究最多。有趣的是,与偏头痛相关的血管基因也被证明在提高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这与脑卒中有显著的共病性。最后一组基因包括与雌激素和孕激素途径相关的基因,这可能解释了偏头痛的性别分布。

2.遗传基因对偏头痛的影响

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发现有一部分患者偏头痛和遗传基因有关,基因的多态性影响着偏头痛的远期预后。有研究证实,MTHFR基因和ACE靶点基因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MTHFR在叶酸和Hcy代谢中起到作用,如果MTHFR产生基因突变,会引起该基因酶活性降低,使得叶酸转化为5-甲基叶酸的能力受到限制,导致叶酸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这些结果直接导致血管损伤、内皮细胞释放炎性因子以及血压升高,使得头部一侧或两侧出现搏动性血管神经痛,这就增加了偏头痛遗传易感性。

临床上,Hcy是一种状态,其特征是血液中血浆Hcy浓度升高(正常浓度被定义为5-15μmol/L,轻度升高之间浓度15μmol/L和30μmol/L,适度升高30μmol/L和60μmol/L,以上60μmol/L是严重升高)。hcy的临床后果包括内皮细胞损伤和血液凝血特性的改变。值得我们感兴趣的是,同型半胱氨酸及其衍生物可能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发挥NMDA受体激动剂的作用,增强谷氨酸能传递。这可能会导致许多有害的影响,如损害钙缓冲,产生自由基,激活线粒体通透性和兴奋性毒性。在儿童和成人人群中,Hcy与动脉闭塞性疾病、心肌梗死、静脉血栓形成、慢性肾衰竭、巨幼细胞贫血、骨质疏松症、抑郁症和阿尔茨海默病等多种疾病有关。

ACE靶点基因同样存在众多的多态性,目前研究最多的为I和D多态性。有研究证实ACE基因中第16号内含子插入或缺失一个bp的DNA片段从而形成缺失纯合型(DD)、插入纯合型(II)和杂合型(DI)三种基因型。这一基因多态性最显著的就是影响我们体内ACE水平的高低,使得DD最高、DI次之、II最低。在我们亚洲人群中,I和D频率分布较高,甚至有研究显示I占到了66.6%。这使得ACE基因的蛋白表达发生变化,ACE酶在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通过介导强效血管收缩剂和扩张剂来起到调节血压的作用。DD或DI基因型人群,ACE基因激动了ACE酶水平升高,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张力升高,进而诱发偏头痛的可能。

3.遗传因素引起偏头痛的药物治疗

针对反复发作的偏头痛药物治疗效果差的患者,可考虑MTHFR和ACE基因多态性筛查。对于MTHFR基因引起的偏头痛患者可以适当的补充叶酸、复合维生素B和维生素B12来降低Hcy代谢水平,以此来治疗偏头痛的发作程度及降低偏头痛的频次频率,甚至降低致残率。对于ACE靶点基因激动ACE酶增高导致的偏头痛可以使用ACEI类药物(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进行预防性治疗。

总结

综上,患者若在无诱因下出现了偏头痛,在尝试休息等方式无改善的情况下,一定要及时入院进行就医,从而在急性发作期得到及时和最佳的治疗,减少因急性期治疗不佳导致的长期慢性偏头痛的发生。考虑到遗传因素对于偏头痛发作重要的影响,患者可考虑MTHFR和ACE基因多态性筛查,预防治疗由基因导致的偏头痛因素,这对于患者疾病预后有着长远和重要的获益。

END

文字:凤岳姜鑫鑫

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凤岳

审核:瞿发林胡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yigroup.net/fxzl/61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