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猪拉稀,始终离不开这几个原因

程少为出诊时间和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zhuanjiatuandui/104395.html

前面我们说猪拉稀,是有自身的原因,如消化问题、吸收问题等;但这些因素并不是自己形成的,而是外部环境变化导致内部发生的变化;可以说,内部原因是自己脆弱;但真正导致问题爆发,还需要一根导火索,那就是外部原因。

说起引起猪拉稀的外部原因也很简单,可以归纳为两个,一个是低温,另一个是病原侵袭;具体地说,是因为低温导致免疫力降低,病原乘机入侵造成的。

曾经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场长说拉稀的原因,寒冷、潮湿、不卫生;我这里把寒冷和潮湿都归纳为低温,因为潮湿也是通过导致猪环境温度降低而引起猪的拉稀。

关于低温导致拉稀,我是这么理解的;任何事物都有热胀冷缩的特点,没有生命的物质是这样,有生命的猪也是这样;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遇到低温,身体就会卷缩成一团,体积也就变小了;而我们前面讲过,猪的消化吸收是通过肠绒毛进行的,是利用肠绒毛非常大的表面积来完成吸收的任务;但温度低的时候,肠道同样会收缩,肠绒毛就不再是舒展状态,而是收缩在一起,表面积就会大大缩小;这样在通过消化道同样的时间里,食物与肠绒毛接触机会减少,就不容易消化吸收彻底;所以我们人类都有这样的体会,肚子受冷,一定会消化不良;而哪怕是远离胃肠的脚受冷,也会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严重的时候,还会肚子疼。

同时,低温的时候,消化道也在逐渐适应低温环境,就会把注意力集中在低温上面,对防范病原入侵就会放松警惕,病原就乘机进入消化道,并导致各种炎症的发生。

我们也会注意到,如果是潮湿环境,猪发生拉稀的情况更多;这是因为猪在潮湿的环境中,猪体会用自身的热量使周边的水分蒸发;据资料介绍,每蒸发1克水,可以带走.67卡热量;而把1克水升高1°C,却只需要1卡的热量;我们也都知道,克相当于1斤;按上面的数据换算一下,蒸发1克水需要的热量,相当于1斤猪的温度下降1°C;所以,在潮湿的环境中,对于刚出生才几斤的小猪,哪怕是很少水分造成的潮湿,也会让小猪出现严重的拉稀。

养猪多年的人也有这样的经历;过去养猪条件非常差,冬天甚至没有取暖设施,但那时猪的拉稀并没有现在这么严重;这里面还有一个因素是病原,也可能是病毒,也可能是细菌,也可能是其它的微生物;过去养猪少,病原微生物缺乏传播的途径,不容易从一个猪圈跑到另一个猪圈;而现在密集饲养,人员流动频繁,病原感染猪的机会也就增多了。

导致猪拉稀最严重的病原,第一种是冠状病毒,可以引起猪的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这也是现在对猪伤害最大的两种病毒;第二种是大肠杆菌,可以引起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还有猪的水肿病;这里要和大家明确一下,冠状病毒有非常多的种类,大肠杆菌也有非常多的种类,并不是所有的病毒和细菌都能引起发病;另外危害大的病原还有引起猪痢疾的密螺旋体,引起仔猪副伤寒的沙门氏菌,引起仔猪红痢的魏氏梭菌等。

这些病原,都是非常小的微生物,自己行走的速度非常慢;但却可以附着在其它物体上,比如垃圾、灰尘等,这样从一个地到另一个地方,速度就快得多了。

所以,预防病原感染,就是要防止这些垃圾和灰尘等的转移,做好环境卫生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但是大家还要注意,环境卫生和温度及湿度,有时候是对立的;要搞好卫生,往往需要用水,就会造成猪舍潮湿;所以,在生产上处理时,千万要做到兼顾,防止顾此失彼。

前面我们说了引起猪拉稀的内因和外因,那么哪个更重要呢?

其实这个问题,我们的先人早就讨论过这样的问题;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也就是说内因还是占主要地位的;比如说流行性腹泻,是病毒感染;而如果我们提前给猪打了疫苗,有足够的抗体,这种病就不会发生;而同样是低温,大猪就没有什么问题,而只有小猪容易发病,那是因为小猪的免疫力不如大猪强的缘故。

当然,为保险起见,我们就要既要消除发病的外部原因,也要增强猪体的免疫力,双管齐下,才是防止疾病的最好办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yigroup.net/fxyy/83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