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就是很多人把很多钱交给一个基金公司去买股票或是买债券。一只基金购买股票的资金比例较多,就是股票型基金。资金用于购买债券的就是债券型基金。按一定比例购买债券和股票的就是混合型基金。基金投资者将钱要交给基金公司,由基金公司的专业人员来炒股或者炒债券,无论是技术水平上还是时间上,都比普通投资者更占优势,获利机会也大得多。所以投资者需要向基金公司支付一定的劳务费,这也就是基金的申购费、认购费、赎回费和管理费。那么应该怎么买基金那?
第一、做好资产配置,追求战略正确
资产配置是投资的根基所在,这决定了我们的绝大多数收益,很多时候具体买了哪只股票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哪个方向上配置了多少资产。
怎样做资产配置呢?这是一个非常宏大的问题,各位有兴趣的话,我会写一系列的长文详细介绍,简单来说,跨品种(比如说股票、房产、债券),跨市场(比如A股、港股、美股)来配置资产,核心是维持资产的合理配比,进行动态平衡,最著名的就是50:50股债平衡策略(一半股票,一半债券,定期或者根据偏离度进行动态平衡,维持这个持仓比例)。
资产配置模型确立,战略方向也就确立了,这就需要寻找合适的工具。指数基金是非常好的资产配置工具,运行成本低,策略透明可控。
比如,你看好港股,就可以组合配置一些港股指数基金,大盘指数、中小盘指数都配置,过去一年,应该能跑赢90%以上的市场参与者。
做好资产配置方案,确立战略方向,选择合适的工具,买好拿好,就足够了,就是这么简单。
第二、需要拿出闲钱来买基金,而不是准备赚一把钱就走的想法来买基金。
基金投资是高风险投资,买入后既可能赚钱,也可能在短时间亏钱,因此一定要拿出3-5年不用的闲钱来进行投资。而不是抱着赚一把快钱,想着牛市捞一把,结果很可能是亏钱的结局。
比如之前有读者留言说,“今年很多同事都买基金了,都说收益不错,有些翻倍,跟着买了些确实收益可观。这期间和老婆商量把房子卖了万,今年准备大干一场,只要有个百分之50的收益就行了,反正房子也涨不动了,等有收益再把房子买回来换个大的。”
看到这个留言我吃了一惊,还真有把牛市当做赚快钱的工具,这样的想法实际上挺可怕的。如果牛市还在继续,也许幸运地赚上一把,但是如果股市大幅调整到来,那就有可能买在高点开始亏钱了,这也是很多投资者牛市亏钱的主要原因。
另外百分之50的收益哪有那么容易获得,我年买入的一些基金,持有到现在才有超过50%以上的收益,想在半年或者一年就获得这么高的收益,应该恰好是赶上了牛市快速上涨的基金,而且还要选对基金才行,而进入年应该是一个宽幅震荡的行情,牛市已经走了2年多了,投资更需要谨慎了。
因此,对于股票基金这样高风险的投资,需要拿出闲钱来投资,这样不管是涨跌,都能够坦然面对。涨了可以赚钱,跌了可以继续投资,耐心等待未来上涨再赚钱。
第三、选择适合定投的基金进行投资。
新手投资者买基金容易跟风,买入后可能才发现基金暴涨暴跌,很考验人的心脏。比如非常有名的蔡崇松管理的诺安成长混合基金,可以一个月跌超过10%,也可以一个月涨超过10%,基金收益就像过山车,忽高忽低,实际上是不适合新手投资的。
新手投资者建议选择比较稳健的基金进行投资,不仅要看收益,还要看回撤率,选择回撤率小一些的基金。
比如宽基可以选择沪深指数基金,作为头部宽基指数基金,可以获得中等以上的收益。这就像是在一个水平相差不大的尖子班里进行考试,沪深指数相等于平均成绩,应该不会差的。
随着主动基金规模越来越大,头部的基金经理选择股票就需要是大的公司,而这些公司大部分都在沪深的股票池子了,那么投资基金经理整体的业绩实际上也就构成了沪深指数的收益水平了。而且选择沪深指数进行投资,足够简单和省心,适合新手投资者。
我在今年1月8日就买入了小仓位的兴全沪深指数基金,截止2月18日已经获得了6.89%的收益,而我投资的基金组合,从今年开始截止2月18日,收益率在10.70%,还没有跑过同期沪深指数10.89%的收益率水平,就说明基民们跑赢沪深指数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当然还有很多主动基金可以选择定投,这个可以根据自己的承受能力来选择。如果喜欢比较稳健的,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