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再次传出ARM断供国内企业的消息,就是拒绝向中企出售最先进的服务器设计IP。这并不是第一次断供中企,之前就曾断供过华为,如今也不能使用新V9架构。
这里说的就是事关芯片设计的基础架构,其中ARM是目前全球两大主流架构之一。这个ARM架构一向跟随美方限制,不过事件开始反转,美芯片巨头突然“反水”了!
高通突然宣布转移架构
芯片设计都要从架构开始,上边提到全球两大主流架构,一种是ARM架构,主要用于手机、平板等移动芯片设计,另一种是X86架构,主要用于电脑、服务器等设备。
这两种架构都掌握在外企手中,ARM本来是英国芯片设计公司,后来被日本软银给收购了,X86架构是美企英特尔推出的,两种架构都需要获得授权才能够正常使用。
英特尔之前对X86架构授权管得很严,限制其他的公司使用,近年来才开始放松了。
ARM架构能够迅速崛起也是赶上了智能手机的迅速发展,才得以能够跟X86架构平分天下。如今,不少芯片巨头都在使用ARM架构,如苹果、华为、高通、联发科等。
尤其是高通,可以说是ARM的最大客户,苹果还在其次。不过,近期ARM和高通闹得不太愉快,两家正在打着官司,原因还是因为利益问题,事关高通收购的公司。
高通想要进军CPU市场,收购了一家公司,认为不需要再向ARM交费,矛盾产生了。
于是,传出ARM将于年停止给高通授权,并且ARM还将改变授权模式,就是要求使用ARM架构公版CPU的设计厂商,就不能使用第三方的GPU、NPU、ISP等。
ARM想要他们都必须使用它的架构,然而不仅高通,还有苹果、三星、联发科等,都是使用了公版CPU,而GPU、NPU、ISP等都是自研的,这个要求确实有点过分了。
虽然还没有执行,但ARM似乎已经有了这个想法,目的当然是为了获得更多利润。
这让芯片设计厂商们很难接受,这不仅是要多付费的问题,而是他们为了突出特色,进行自研已经投入了很多。因此,自然就会激起他们的反对,极有可能弃之而去。
如今,高通这个美芯片巨头就突然“反水”了。高通原来早就开始布局另一种RISC-V架构,年就应用到骁龙中,截至目前已经出货了6.5亿个RISC-V内核。
高通表示,RISC-V将成为高通核心技术之一,也将成为RISC-V实施的领导者之一。
中企主导架构开始爆发
由此可见,高通之所以会转向RISC-V,并不仅仅是因为近期跟ARM的官司,而是认为RISC-V是ARM架构的新兴替代品,相比之下RISC-V也有优势,并且还免费。
RISC-V虽然也是外企推出的,但它是免费开源的架构,谁都可以使用。因此,我国院士倪光南早就倡导在国内推广使用RISC-V,以避免受到X86和ARM的授权限制。
国内企业也非常给力,看到了RISC-V的前景,很早就开始基于RISC-V进行设计。
国内也陆续成立了多个RISC-V联盟,阿里、中科院、华为等,都在积极推进RISC-V架构。今年7月,RISC-V芯片出货量达到了亿颗,其中有一半就来自中企。
并且RISC-V基金会初期高级会员共19家,12家是中企,可以说中企是RISC-V最强有力的贡献者,RISC-V基本成了中企主导的架构,正在成为全球第三大主流架构。
之前,X86推出者英特尔就开始研发RISC-V,如今高通也加入,RISC-V开始爆发。
架构发展最重要的是生态,如今连ARM最大的客户高通也表示要重视RISC-V,这将更有利于RISC-V的生态建设。这等于是ARM的“助功”,把高通推向RISC-V!
其实,高通也是RISC-V开源组织的创始成员,并且年高通就投资了RISC-V的设计厂商SiFive。可见,美企眼光有多么长远。对此,我们也应该引起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