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买的基金现在都涨多少了呢?
在去年一些热门板块和公司经历连续大涨后,牛年开市两天,呈现了和之前相反的情况:绝大多数股票都在大涨,但前期火热的票却都反跌。
本来绝大多数人预期的牛年开门红,反而打了个措手不及。
一个解释是央行收紧了货币流动性,导致人们预期的变化。这种情况到底是风格转换还是短期的补涨补跌,同样没人能判断。
这也是股市的一个特点,没有人能准确预测。
在这样一个无法预测的游戏里,最合适的策略是,事先制定好自己的策略,然后坚持。而不是跟随市场风格不停地改变自己风格。
比如,很多人买基金会喜欢买前一阵涨的多的基金,这是天性,很难有人会愿意买过去一两年表现不好的基金。
但是,在买入后,如果发现这只基金马上就蔫了,自己成功买在最高点,或者说虽然没有下跌,但是这个基金涨的不如其他基金了,那也一样让人苦恼,是不是自己买错了,应该及时卖出?
在这种怀疑中,经常做出买卖的操作,正是不少基民赚的少,甚至赔钱的原因。
要想避免这些,我们只要明白几个道理,就会知道,基金为什么会赚钱,以及我们如何通过买基金来赚钱了。
01
赚公司成长的钱,而不是市场风格的钱
按照估值分类,投资有价值、成长的风格。
按照市值分类,上市公司可以分为大盘、中盘、小盘。
按照行业分类,有消费、医药、科技、银行、保险、地产等十多个行业以及更细分的子行业。
市场的风口,会吹在不同的地方。可能今天吹向银行保险行业的大盘价值股,明天又吹向科技行业的中小盘成长股。
但不管什么风格类型的公司,它的股价一定是围绕自身的价值上下波动的。
一个例子,散步的时候,小狗可能一会跑到主人前面,一会又远远落后于主人,但总体来看,它会追随主人的脚步。我们可以把主人看做上市公司,小狗就像股票的价格。
基金的收益来源,股票价格的上涨,短期可能会因为站在市场的风口上而快速飙升。但从长时间来看,收益还是来自于基金所投公司的盈利增长。
买主动基金的关键,在于自己认可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只要在网上搜索一下基金经理相关访谈和介绍,就可以对投资的风格和策略有一个整体了解。挑选基金经理,尽量选择经历过市场牛熊周期,有更长历史业绩可供参考的。
除此之外,性格和颜值甚至也可以考虑,比如让帅哥美女管自己的钱更开心,或者找位一看发际线就是专业人士的基金经理更放心等等。
头上写着两个字:专业
玩笑归玩笑,不管看什么因素,基金经理一定要选择自己信任的。对于基金投资来说,拿得久比选得好更重要。
中国经济会长期向好,中国的好企业也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强,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投资这些企业,从而获得收益,是一个正和游戏。
频繁的买入卖出和波段操作,是零和甚至负和游戏,也会增加相应成本和风险。
02
买基不需要择时,也不用考虑卖出
如果认可基金上涨赚的是公司成长的钱,应该就不难理解,买基金不需要择时的道理。
公司发展不是在短期内快速扩张,而是需要很长时间的一个过程,投资基金获得收益也需要这样一个过程。
如果短期市场出现比较极端风格,基金经理也会判断市场的情况,做出相关操作。买基金就是承认自己水平不如基金经理,不然就直接买股票了。
至于基金的卖出,只在两个条件下值得考虑:一是市场出现了明显的泡沫,二是基金经理换人或风格漂移。
市场的泡沫,历史上出现的次数也不是很多。A股的07年和15年是两次泡沫。主动基金经理在面对明显市场泡沫时,也会做出一些操作,降低风险,控制潜在跌幅。
如果基金的基金经理换人,我们需要评估新的基金经理是否适合自己,如果不合适,最好还是卖出换掉。至于管理人风格漂移,也是小概率事件,尤其是对于经历过牛熊周期的人来说,投资的理念和方法论很难有大的转变。
对于基金的选择,最好选择多行业配置的均衡型基金,会有一个比较稳健的走势,这样才能让自己拿得久,拿得稳。如果是单一行业的基金,在短期内大涨后有可能会透支未来几年增长空间,给持有人的体验不是很好。
实在不知道买什么的话,沪深的指数基金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能保证你起码跑赢一半以上的投资者。
03
基金是家庭资产配置的一部分
和储蓄类似,要把持有基金当成一个长期行为。
我们存下来的钱,可以分为三笔,分别是:
短期要用的钱。这些钱我们平时消费、交房租房贷需要用到,主要是保证流动性,要用的时候随时可以取出来。这些钱存在卡上或者余额宝之类的货币基金比较合适。
中期会用的钱。这些可能是三五年内我们打算旅游、结婚、交首付等比较大花费时用到的钱,以及我们用来预防生病、失业的预备金。
这部分钱,用来配置波动较小的债券型基金或者定期理财比较合适。这些钱关键是在保本的基础上获得部分收益,赶上通货膨胀。
长期不用的钱。这些钱我们在三年五年的时间里都用不到,存在银行的话只会遭受通货膨胀贬值。所以用来配置偏股基金比较合适,因为持有时间越长,盈利概率就越大,上涨幅度也能跑赢通货膨胀,带来不少收益。
如果没有明确分出这三笔钱,投入股市的钱过多或过少,可能都会对自己的情绪和收益产生影响。
具体可见之前的一个文章:《把钱分成三笔来投资》
04
买基的合理年化收益预期:10%-15%
即使巴菲特这样的投资大师,年化收益率也不到20%。
每次牛市都会让一些人产生幻觉,自己可以快速赚很多钱。错误的预期,会使人产生心理落差,引发投机行为。
10%-15%的收益,根据过去和国外历史经验来看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区间。
目前国内有很多年化收益远高于20%的基金经理,可能会随着时间拉长,而更加趋近真实水平。
长期投资收益率高于15%,就已经非常优秀。
总的来说,上面这些就是我的投资原则和方法。
投资没有标准答案,不同的人可能会通过不同方法赚钱,不过可以确定的是,买入过往业绩稳定的均衡型基金,长期陪伴优秀公司成长,赚钱是一个大概率的结果。
这是第44篇文章,谢谢你的点赞和在看;)
益铭学复利
li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