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种用于习惯性便秘的中成药,值得收藏

习惯性便秘是指长期的、慢性功能性便秘,多发于老年人。但亦有学者认为习惯性便秘不仅仅限于功能性便秘,它又包括结肠性便秘与直肠性便秘,因此,患有习惯性医院查明便秘的原因对症治疗。习惯性便秘主要是生活、饮食及排便习惯的改变以及心理因素等原因导致的,对其治疗如果不纠正这些起因,治疗效果往往较差。

中医则认为习惯性便秘多数是由于胃肠积热、肠热津亏等原因造成的,治疗上则以润肠通便、清热导滞为主,常用一些润肠通便的中药例如火麻仁、郁李仁、肉苁蓉、决明子、何首乌等,常用的中成药有以下几种:

便通片

便通片由麸炒白术、肉苁蓉、当归、桑椹、枳实、芦荟六味组成,为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黄棕色至棕褐色;味辛、苦、涩,具有健脾益肾,润肠通便的功效,主要用于脾肾不足,肠腑气滞所致的便秘,大便秘结或排便乏力,神疲气短,头晕目眩,腰膝酸软;习惯性便秘,肛周疾病见上述证候者。每次口服3片,一日2次,或遵医嘱。孕妇禁服,偶见轻度腹痛、腹泻及皮疹。

通乐颗粒

通乐颗粒由何首乌、地黄、当归、麦冬、玄参、麸炒枳壳六味组成,为浅棕色至棕褐色的颗粒,味微甜、苦,具有滋阴补肾,润肠通便的功效,主要用于阴虚便秘,症见大便秘结、口干、咽燥、烦热,以及习惯性、功能性便秘见于上述证候者。每次用开水冲服2袋,一日2次,2周为一疗程,或遵医嘱。偶见上腹部不适或大便难以控制,一般不影响继续治疗。

通幽润燥丸

通幽润燥丸由麸炒枳壳、木香、姜厚朴、桃仁、红花、当归、炒苦杏仁、火麻仁、郁李仁、熟地黄、地黄、黄芩、槟榔、熟大黄、大黄、甘草十六味组成,为黑色至黑褐色的大蜜丸;气微,味苦,具有清热导滞,润肠通便的功效,主要用于胃肠积热所致的便秘,症见大便不通、脘腹胀满、口苦尿黄。每次口服-2丸,一日2次,孕妇禁用,年老体弱者慎用。

麻仁丸

麻仁丸由火麻仁、苦杏仁、大黄、炒枳实、姜厚朴、炒白芍六味组成,为黄褐色至棕褐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大丸,味苦,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主要用于肠热津亏所致的便秘,症见大便干结难下、腹部胀满不舒;习惯性便秘见上述证候者。每次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丸,—日-2次。

麻仁润肠丸

麻仁润肠丸由火麻仁、炒苦杏仁、大黄、木香、陈皮、白芍六味组成,为黄褐色的大蜜丸,气微香,味苦、微甘,具有润肠通便的功效,主要用于肠胃积热,胸腹胀满,大便秘结。每次口服一次-2丸,一日2次,孕妇忌服。

麻仁滋脾丸

麻仁滋脾丸由制大黄、火麻仁、当归、姜厚朴、炒苦杏仁、麸炒枳实、郁李仁、白芍八味组成,为深棕色至黑褐色的大蜜丸或黑褐色的小蜜丸,气微香,味苦,具有润肠通便,消食导滞的功效,主要用于肠积热、肠燥津伤所致的大便秘结、胸腹胀满、饮食无味、烦躁不宁、舌红少津。每次口服小蜜丸9g(45丸),或大蜜丸丸,一曰2次,孕妇慎用。

往期精彩回顾:

脾胃湿热吃什么中成药,0种健脾胃去湿热的中成药

7种常用的抗抑郁症中成药

脾虚湿重吃什么中成药,0种健脾祛湿的中成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yigroup.net/fxlr/61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