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腹泻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仔猪腹泻由多种病因引起,是困扰广大养殖场的疾病。该病不分季节常年发生,严重的危害养猪业的发展。仔猪一旦发病死亡率高达20%~30%,即使耐受过的仔猪,也会发育不良,严重影响仔猪以后的生产性能,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下面就仔猪腹泻病的类型及防控措施谈谈几点看法。(一)仔猪腹泻病的原因与类型
细菌性腹泻:
1、黄痢白痢由大肠杆菌引起的病症。发生在出生后数小时到30日龄。也是最为常见的病症,发病率在50%左右,死亡率在20%左右。2、红痢也就是梭菌性肠炎,由魏氏梭菌引起的腹泻病症。一般多发生在1~3日龄,发病率高达%,病死率在20%~80%。3、仔猪副伤寒病原体为沙门氏菌,2~4月龄多发,有急慢性之分,病死率在50%~90%。病毒性腹泻
1、流行性腹泻病原体是流行性腹泻病毒,此病在各个年龄均有发生,一旦发生感染率%,死亡率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2、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病毒引起的,10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率%,死亡率高达50%左右。3、猪轮状病毒腹泻是由病毒引起的,多发生于8周龄以内的仔猪,发病率高但死亡率低。寄生虫性腹泻该病主要由球虫、鞭形虫、线虫所引起,多发生于10日龄左右的仔猪。及时用药死亡率不高。营养性腹泻
1、营养不良性腹泻该病主要由贫血所致。仔猪出生后体内只含有50mg铁,而每天需要7mg,母乳中只能提供1mg,8d后机体内铁就被耗尽,10d后就会表现腹泻的症状。2、乳汁过脓性腹泻主要是由于母乳中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过高所致。仔猪的胃肠发育不完善,消化功能差,常因消化不良而造成下痢。3、消化不良性腹泻仔猪出生后补料过晚,使仔猪的消化器官发育不健全,消化机能不完善,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吸收率低所致。4、中毒性腹泻仔猪出生后所补饲的饲料发霉变质所致。饲料一经发霉后,进入血液循环,就会致肝细胞变形、变性,淋巴细胞水肿、坏死,导致肝细胞解毒功能下降,淋巴细胞免疫机能下降,从而使仔猪发生腹泻。神经性腹泻仔猪出生后环境的温度过低所致。温度过低时,仔猪胃肠消化能力减弱,胃中所分泌的凝乳酶减少,致使乳汁中的蛋白质消化率降低,从而发生腹泻。应激性腹泻仔猪发生腹泻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是断奶应激(心理应激、环境应激、营养应激),它能使机体的抗体水平下降三分之二,能引起肠绒毛萎缩。
猪痢疾病原体是密螺旋体,1~2月龄多发。发病率在75~90%之间,死亡率10%~50%。
(二)防治措施
细菌性腹泻:预防用贝立佳或止痢散拌料即可。发病治疗方案:1、喷施婷对嘴喷服;2、博利康或百励净单独肌注。3、肠炎康肌注。
病毒性腹泻:预防措施:1、母猪产前20-40天用胃流二联苗提前免疫。2、母猪用天赐健+得利宁混合拌料。3、仔猪出生后用芪能舒+抗毒一号各一支混合均匀,每只小猪口服1.5ml。
治疗方案:1、用喷施婷+抗毒一号混合均匀后喷服。2、博利康+黄利液(或畅立欣)混合肌注。3、芪能舒+百励净混合肌注。
营养性腹泻:防治方案:1、母猪产前产后用佳利健+蓝环剑+母贝佳(或乳盛)混合拌料。2、小猪出生后每只小猪深部肌注博血1-2ml。
其它:根据具体情况对症治疗。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