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想体验一个人在几万人的欢呼声中跑向终点,欢迎去平壤吧。”这是今年4月参加平壤马拉松比赛的一名外国选手的观感。
平壤马拉松,全称万景台奖国际马拉松赛,是经国际田联认定铜标路跑赛事,每年4月在平壤举行,已有27年(和北京马拉松历史一样长)。好玩的是,今年开始,平壤马拉松开始向业余跑者开放。据说总共一万名参赛选手中,有名来自世界各地的业余马拉松爱好者。白姨猜测,其中应该混进了不少媒体吧。
如今,年的平壤马拉松从12月开始继续召集海外选手。此消息一出,小伙伴们摩拳擦掌,毕竟“平壤”的含金量远远高于“马拉松”。想报名参加平壤马拉松其实不难,淘宝上就能搜到——比如,朝鲜平壤马拉松四天三夜中国雪球跑团预定,其中全马元,半马元,10公里元。
旅行社给出的忠告也灰常有趣,比如:
所有参赛选手不得在比赛时携带摄影摄像设备进行任何拍摄,但是带手机听音乐是允许的,你懂的!
建议跑步服装尽量低调,颜色不要太鲜艳,不能暴露,最好不要有国家的标志或者名字(特别是美国和韩国),否则工作人员会拒绝你参赛。
不得当街小便,而离开赛道是绝对不允许的,沿途有专门的厕所,千万别像北京马拉松去尿红墙。
当然,跟一般从北京或者丹东报名去平壤的四天三夜项目相比,上述价格显然略贵。但考虑到可以不被过度监视状态与平壤人民亲密接触,还能入驻特一级的高丽饭店(全朝鲜只有三家),或者可以借上厕所的机会溜进附近的商用大楼参观,此行绝对算得上是个值得吹嘘的体验。最起码参加个10公里嘛。
图为10公里的城市路线:金日成体育场——凯旋门——朝中友谊塔——龙南街——清流桥——纹绣湖滨大道——绫罗桥——北塞湖滨大道——牡丹峰街——凯旋门。据说途中会经过两个隧道,两座桥。整体高低起伏不大。全马是绕此路线4次。
在北京生活的英文生活杂志《ThatsBeijing》编辑WillPhilipps描述了今年4月的参赛经历,在提到自己的动机时他说,“外国人只能坐在闪亮的观光大巴中,被载着在这个城市到处转,盯着衣着色彩单调、面无表情的工作者。我希望马拉松可以让我更深层地体验这个国家。”
Will在跑步时也发现,平壤马拉松的最大特点是寂静——除了我自己的脚步声,几乎再无其他声音。
另一个来自台湾的选手表示结束后,全场几万名群众(有人说5万,也有人说10万)几分钟之内“全消失了”,感觉像是“楚门的世界”,所有的观众都是临时演员。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白姨看到了几篇外国参赛选手的叙述,都号称自己是最末一名。敢情大家都不是来好好跑步的,意在路边的花花草草吧。
图为Will发布的参赛照片。
除了马拉松,朝鲜最近也在火力全开地推广旅游业,比如兴建改造旅游基础设施(如著名的马息岭滑雪场)、举办类似马拉松这样的大型活动、增设海外官方代表处等。朝鲜官方不久前推出资讯丰富的新门户网站“今日朝鲜”,当中提到,从今年开始开放平壤国际马拉松赛、平壤国际摔跤大赛等具有朝鲜特色的大型活动给国际游客参与。朝鲜旅游部门还在北京、上海等地设立数个代表处。
对于三胖为啥大搞旅游业,白姨询问过以前写三胖哥哥传记的日本人五味洋治,他觉得三胖这几年在外资引进方面几乎没有成绩,所以现在唯一找到的突破口就是旅游业。他也很不客气地说,对于仍然坚持开发核武器和导弹的朝鲜而言,“转型”成为“旅游国家”难度太高。
最后,白姨还是给去平壤跑步的小伙伴一个建议吧——多喝一些平壤啤酒哦,据说超赞!
(如果想看Will同学的参赛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