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等理财产品究竟是什么

最近一段时间“买基金”特别火,似乎买股票赚不到钱,买基金就能赚大钱。我前段时间和朋友聊天就说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股票、债券、基金、比特币、期货都没什么区别,都是一个可以炒作的代码,他们根本不理解这是个什么东西。其实何止是基金~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理财产品,销售们用着话术传达着“买了就能赚钱”的理念,搞来搞去,买的人和卖的人,都搞不懂究竟买了什么。要知道,钱是不会凭空产生钱的!当我们的钱流出以后,必须流入一个资产,资产才会产生收益。目前我看卖的比较火的,其实都是股票类基金,那么,你的钱买了基金,基金用你的钱买了股票,其实本质上你还是买了股票。买股票不赚钱,通过基金买股票就赚钱了?股票会涨跌,基金买了股票,然后用持有的股票计算的净值就不会涨跌了?果然这还没一个星期,基金一跌,韭菜们就开始骂了~在他们心里,基金和股票是两回事啊,基金这东西听销售讲,比股票好多了,应该是永远不会跌的!这肯定不是张坤的问题,事实上,张坤是非常优秀的基金经理。但是大家买入的逻辑根本不是张坤有投资能力、提供的投资服务好,而是他的基金涨了。所以我就说,大部分人无论买什么都是投机,都是追涨杀跌~哪怕某一个瞬间买的和我一模一样,他内心也是投机,指望的是价格上涨别人接盘,而不是投资优质资产,他们最后盈亏全凭运气。此时,你买的是什么还重要吗?预测市场涨跌对韭菜们才是最重要的,至于买的东西本质是什么,无所谓啦,就是一串代码。如果你觉得你能预测市场,那么可能是巴菲特孤陋寡闻了~建议立刻买机票,去找巴菲特,证明给他看,你就能继承伯克希尔哈萨维!

巴菲特说:“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能够预测市场走势的人。”

从现在开始,我就要用这篇文章,一次性给大家讲清楚基金、信托、银行理财、资管计划、保险理财险等等这些名词的本质。基金、信托、银行理财、资管计划、保险理财……不管叫什么,本质上都是一种从社会募集资金、形成资本规模、并由专业管理人投资购买资产的一种方式。之所以名字不同,是因为其发行机构、受监管机构、适用法律法规、募集主体等不同。

举个类比例子,上市股票分沪深两个交易所,还区分主板、中小板(被合并了)、创业板、科创板,但是本质上都是股票,只是两个交易所和各版块上市的要求不一样。

基金是基金公司发行,是由证监会监管的募资方式;资管计划是由证券公司发行,由证监会监管的募资方式;信托是信托公司发行,受到银保监会(未合并前银监会)监管的募资方式;保险是保险公司发行,受到银保监(未合并前保监会)监管的募资方式。银行理财?银行理财什么都有,大部分是代销产品,就好像一个超市,吃的喝的玩的都卖,但是不一定是超市自己生产的。至于募集到资金干什么?上诉所有机构募集到的资金,都可以拿来投资股票、债券等证券类资产或其他非标准化资产。也就意味着,不论什么募集方式,假设买的都是股票,那么这个产品的收益率,只与他买的股票收益率相关。其他资产同理,比如买的都是债券,那么收益率只与所买债券有关。未来十年,当我的公开业绩达标以后,也会通过这些机构募资。此时,无论你是从信托购买的我作为投资顾问的产品,还是银行、券商代销的我的基金,可能合同、受监管机构、托管清算机构不同,但是这都不影响收益率。此时唯一影响你收益的因素,就是我的投资水平。信托原先是刚性兑付,保本保息,其原因是信托原先大部分产品都是债券类融资性产品(多数用在房地产行业),债券是标明面额和利息的。这种保本行为,客观上是不合理的,因为不可能每个投资都赚钱,所以这种保本是基于资金池或者其他一些非投资手段做到了,不过现在这种刚性兑付也已经告别历史舞台。我这个人比较实在,时常和客户讲,这个保本保息,防君子不防小人。我可以为了融资,毫不犹豫的答应你,因为即使将来你去法院告我,法院也是不支持的。湖南高速是国企,安信信托明确承诺了刚性兑付,法院都判无效了。哪个投资人觉得自己比湖南高速还有背景……所以任何一个机构,他如果毫不犹豫承诺你保本,那你可以直接判断他就是骗子,这种无底线、也不合法的融资方法,我做不到,我只能实事求是给客户讲明白原因。既然现在除了活期、定期存款、货币基金以外,已经客观不存在保本保息产品了,而上面三个产品明显是跑不过膨胀,你买了就意味着稳定亏损。那么这时候如何选择理财产品?我觉得大家应该考虑的是以下两点:1、询问清楚购买的理财、信托、基金、资管计划的投资范围,确定其投向是否与自己期望获得的资产相符。2、自己是否认可资产管理人、基金经理、投资经理的专业水平和认真做事的态度。你希望投资的是债券,那么就找债权类基金、信托、理财。希望投资的股票,那就找股票类的。千万别再有觉得股票不靠谱,然后买了股票类基金这种弱智行为。你买股票类基金的逻辑,不应是股票不行基金好~而应该是自己投资股票的能力不行,但是又认同权益类资产是最好的资产,所以选择投资股票能力强的基金经理帮你买股票。这幅图我会在不同的文章里不断展示,我就建议大家找到一个认真做权益投资(外行直接理解成买股票也行)的基金经理,把钱交给他,就是最好的选择。其他的投资品种,也有优秀的基金经理,但是我不推荐,因为收益率长期来看很差。这是资产品种的差异,都不是能力问题~就好比乌龟客观上跑不过兔子,再努力也不行,除非是在童话故事中~当然你非要投资非权益类资产,自己找吧。问我就是不推荐投资其他资产,然后建议找认真做事的权益类投资基金经理。别和我说什么债券安全,你看看下面的截图就知道安全不安全,乱投资、不懂瞎搞,什么都不安全。要知道,债券本来收益率长远来看就低于股票,信托给顶尖地产公司做的债券产品,普遍年息也就7~8%,但是一旦违约,如果企业实质性破产,血本无归~收12~13年的利息,才等于投入的本金,一次违约,本息赔干净~而如果公司通过借债发展的好,受益最大的是股权持有人,债券利息就那么一点点~此时,你是希望这个公司借债以后,发展好还是不好?如果你认同他没问题,借债以后发展壮大,为什么不买他的股权?如果你觉得企业有问题,那么出事了,股票是跌没了,债券就能还得起了?自己好好思考下这个问题,逻辑其实就是这么简单。觉得企业好,直接买股权,觉得企业不好,债权也不要买。至于其他资产,黄金之类的,上面图表看一看长期收益率,我也没什么说的必要~确定只推荐找权益类(通俗理解就是股票类)基金投资以后,第一个问题也就解决了。下一步,第二个问题,如何确定基金经理有专业能力、是认真做投资的人?可以看长期公开业绩:这个长期指10年以上,且是所有基金的长期业绩。我为什么一直提公募基金里,我最崇拜朱少醒,因为他只发行过一只基金,做了15年,这个业绩和人品是无可争议的。而有的所谓投资大师,只有一两年业绩,你实在说不好他专业水平怎么样,运气的成分太大;或者有10年以上业绩,但是他管理10只产品里,做广告只拿收益最好的那只基金举例,其他9只业绩都不怎么好,他就不提了~这证明他专业能力是没问题的,但是认真做事的态度有问题。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募集的资金太多确实管不过来,朱少醒这种人品就非常好,管不过来,那我不募集更多了。但是客观上,基金公司要吃饭,要扩大规模,所以大部分人还是选择大量募集,然后只管理好自己那一只当广告的招牌基金,其他的,交给徒弟管或者随便搞一搞,看命了~反正搞不好就清盘,明年再募集嘛,还拿招牌基金做广告,不愁募资~业内很多公司旗舰基金,后期就不开放认购,或者只容许员工和亲戚朋友内部认购就是这个道理。你看着旗舰基金的收益率(这个你买不到),买了瞎搞的基金,什么结果,真是听天由命了~鉴于大部分人买不到旗舰基金,只能买新募集的、可能是瞎搞的基金,而朱少醒这种牛逼人的基金又很少开放认购。这里我给大家提供第二个思路。就是找未来的旗舰基金(朱少醒的基金如果你能买进去,那就不用找了),比如我现在发行的亚腾1号。这里不是为了做广告而做广告,而是说一个客观事实。你现在买基金,如果买的是知名机构的产品,是不可能知道基金背后实际管理人的,而且也无法见到基金经理本人,基金经理也不在乎你是谁。但是每个知名机构都是从无到有,从小做到大的。假如你是在淡水泉、重阳这些基金公司起步的时候就投资的,现在你已经赚了很多钱,而且我相信也与基金经理建立了很好的私交。这种初始阶段跟着投资的客户是每个公司的核心客户,也是能享受到最多收益和最好服务的客户。那么问题就在于,你相信我是有专业能力、认真做事的基金经理吗?这个我自己就不王婆卖瓜了,大家可以自己判断。这篇写的又太长了,总结一下上面表达的核心观点:1、基金、信托、理财等只是个名字,名字不重要,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yigroup.net/fxcq/76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