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证感悟之五口腔溃疡的中医论治

口腔溃疡是临床常见病症,常被称为“口疮”。对于“疮”的认识,有一个规律,各种“疮”,例如痤疮、口疮、褥疮、疥疮、痔疮等等,它们有个共同点,临床表现都是红肿热痛痒的一系列症状。所以,要把着眼点聚焦在“疮”字上。也就是说,学习中医,有时候要在字上做文章。

疮:皮肤上肿烂溃疡的病——《新华字典》。

即:病位是在皮肤上,病性是肿烂溃疡。简言之,就是皮肤上的一团秽浊垃圾之物,是一堆包块淤血,其痛和痒,是血脉不得疏通的原因。所以,它们的共同点表现为:病在皮肤,可从肺上找原因,因为肺主皮毛;病在肌肉,可从脾上找原因,因为脾主肌肉;出现痛痒,可在心上找原因,因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所以总的来说,疮类病症,和心、脾、肺关系密切。对于口腔溃疡,个人认为,赵献可在《医贯》中的论述较为全面,我们具体来看:口疮,上焦实热,中焦虚寒,下焦阴火,各经传变所致。当分别而治之。如发热作渴饮冷,实热也。轻则用补中益气,重则用六君子汤;饮食少思,大便不实,中气虚也,用人参理中汤;手足逆冷,肚腹作痛,中气虚寒,用附子理中汤;日晡热、内热、不时而热,血虚也,用八物加丹皮、五味、麦门;发热作渴,唾痰小便频数,肾水虚也,用八味丸;日晡发热,或从小腹起,阴虚也,用四物参术五味麦门。不应,用加减八味丸;若热来复去,昼见夜伏,夜见昼伏,不时而动,或无定处,或从脚起,乃无根之火也。亦用前丸,及十全大补加麦门、五味。更以附子末唾津调,抹涌泉穴。若概用寒凉,损伤生气,为害匪轻。临床中,这段文字有较强的临证指导意义,下面,从两则案例来具体看。案例一:沈某,女,34岁,年12月29日就诊,主诉:口腔粘膜溃疡8月余。病史:患者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腔粘膜溃疡,伴乏力不适,劳累后尤甚,睡眠尚可,胃纳可,大便秘结,约2-3天1解,小便无殊,月经淋漓不尽,每次持续10天左右,平素感腰酸腰痛,畏寒怕冷,四肢不温。舌淡胖大苔白腻,左右关脉弦滑,余细弱。分析:从患者的舌苔脉象上看,其体内有痰湿,加之又畏寒怕冷,四肢不温,此为气虚失濡。且患者平素乏力不适,腰酸腰痛,月经淋漓不尽,大便秘结,均为气虚的一种表现,是为气不摄血加之气虚大肠传送无力。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气虚本质为脾虚,口疮表现出来的好像是实火,但深层为中焦的虚寒和下焦的阴火。脾为生痰之源,中焦虚寒日久,痰湿不化,郁而化火,故治当以益气健脾,行气化痰,甘温除热,拟方香砂六君子汤加减,7贴,水煎服,日/2次,方药如下:党参30克茯苓20克生白术40克炙甘草10克陈皮16克姜半夏16克广藿香15克阳春砂后下10克小茴香10克冬瓜子30克。注:此为依据上述《医贯》所言而处方,在方药中,大剂量使用白术是亮点,《神农本草经》言白术具有疗死肌、祛腐肉、生新血的功效,口腔溃疡处,即可视为死肌、腐肉。另,大剂量白术还有通便作用。年1月5日复诊,服用3贴药后感口腔疼痛较前明显好转,口腔溃疡创面缩小,乏力好转,睡眠尚可,胃纳可,大便约2-3天1解,腰酸腰痛症状改善。舌质红,胖大,苔薄,双关脉弦滑,余细弱。从其舌脉看,患者体内仍有痰但湿不显。脾为生痰之源,脾虚日久,痰湿不化而生虚火,上灼唇肌而生口疮。拟以益气健脾,甘温除热为治则,继续拟方四君子汤加减,加用大剂量熟地滋肾阴,加之肉桂引火归原,7贴,水煎服,日/2次,方药如下:党参30克茯苓20克生白术40克甘草10克山药20克黄芪30克熟地黄60克肉桂后下30克火麻仁20克年1月12日三诊,患者近几日下嘴唇又出现新的溃疡,感四肢不温,双手背皮肤粗糙,可见轻度冻疮,乏力好转,睡眠尚可,胃纳可,大便约1-2天1解,腰酸腰痛症状改善。舌质红,胖大,苔薄,左关脉弦滑,余细弱患者双手背皮肤粗糙,可见轻度冻疮,感四肢不温,是以阳气内郁,不能达于四末,拟以益气健脾,透邪解郁为治则,继续拟方四君子汤合四逆散加减,7贴,水煎服,日/2次,方药如下:党参30克茯苓20克生白术40克甘草10克山药20克黄芪30克熟地黄60克肉桂后下30克火麻仁20克北柴胡10克生白芍15克麸枳实16克鹿角霜20克年1月19日四诊,患者近几日下嘴唇又出现新的溃疡,感四肢不温,双手背皮肤粗糙,可见轻度冻疮,乏力好转,睡眠尚可,胃纳可,大便约1日1解,腰酸腰痛症状改善。舌质胖大,苔薄,左关脉弦滑,余细弱。患者老疮未痊,新疮又发,病情迁延不愈,日久为虚,损伤阳气,故见四肢不温,拟以温阳驱寒,补气健脾为治则,拟附子理中汤加减,7贴,水煎服,日/2次,方药如下:党参20克干姜15克生白术40克炙甘草10克附片先煎15克肉桂后下30克姜炭10克艾叶15克注:在三诊中,将其双手背皮肤粗糙、轻度冻疮、四肢不温,辨为以阳气内郁,不能达于四末,是为有误,四诊时,进行了拨乱反正,考虑为中焦虚寒,而用附子理中汤。年1月26日五诊,患者溃疡基本愈合,双手背皮肤粗糙较前好转,仍感四肢不温,乏力好转,睡眠尚可,胃纳可,大便约1日1解,腰酸腰痛症状改善。舌质胖大,苔薄,左关脉滑,余细弱,尺脉尤甚。患者脉滑、舌胖大,体内仍有痰湿,应予化痰之法,加之患者腰酸腰痛、四肢不温、尺脉无力,此为肾阳虚。拟以温阳驱寒,化湿除痰为治则,继续拟附子理中汤合金水六煎加减,7贴,水煎服,日/2次,方药如下:党参20克干姜15克生白术20克炙甘草10克附片先煎15克肉桂后下20克姜炭10克熟地黄40克陈皮10克姜半夏10克当归10克茯苓10克年2月4日六诊,近来溃疡未再犯,双手背皮肤粗糙较前明显好转,仍感四肢不温,乏力好转,纳眠尚可,二便调。舌质胖大,苔薄,脉细弱。拟以健脾益气为治则,拟香砂六君子汤加减,7贴,水煎服,日/2次,方药如下:党参15克生白术15克炙甘草10克陈皮10克姜半夏10克茯苓15克广藿香10克阳春砂后下10克木香10克患者历经六诊,终于痊愈,可见,调理脾胃,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虽有弯路,但牢牢抓住了中焦这个要点,以此为基础进行遣方用药,最终收获全功。另:在整治过程中,认真写病案,并进行分析思考是很重要的,这是培育中医思维很好的一个方法。案例二,就直接上图和处方了,分析就留给各位看官了。此为患者来就诊时的情况服药1周后溃疡已痊愈所用方药为香砂六君子汤加减。管志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yigroup.net/fxcq/68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