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银行理财保本基金全都不ldqu

注意!银行理财、保本基金全都不“保本”了!

鸡年开工以来,理财产品净值化的变化已经悄然现身。

银行理财“净值化”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年底以来的债市下跌已经让一些银行理财产品出现亏损。有些银行动用已获得的利润填补了亏空,所以投资者并未觉得银行理财产品有何异样,但银行员工的年终奖却缩水明显。

但该报道同时援引金融人士的分析称,“未来,银行获将不在给理财产品定预期收益率,而是像基金那样按净值申购、赎回。银行没必要再自己贴钱保证客户收益。”

某家知名股份制银行的几乎全部理财产品都变成了净值型。该人士指出,很多产品已经开始像基金那样按照净值申购赎回。这意味着很可能投资者年初购买净值1.05的产品,到年底净值只有1.02。投资者要自己承担可能的投资损失。

保本基金改名“避险策略基金”

不仅是银行理财产品可能不再“保本”,此前被不少投资者视为“保本神器”的保本基金也被监管机构削去“保本”之名,改称“避险策略基金”。

2月10日,证监会发布关于避险策略基金的指导意见。主要修改内容包括:将保本基金名称调整为避险策略基金,取消连带责任机制,完善风控要求,控制单个产品规模。

新规或将导致担保费率和基金管理费率齐齐提升,毕竟担保机构终于承担风险。某去年业绩排名前十的保本基金经理预测,避险策略基金的担保费率将翻倍至5‰,而管理费率将提升至1.5%到2%。

刚性兑付神话逐渐被打破

近年来的金融行业,从信托、到银行理财、再到公募基金,无一不在悄悄“脱刚”。

银行也会倒闭

年6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表公告,关闭刚刚诞生两年十个月的海南发展银行(下简称海发行)。这是新中国金融史上第一次由于支付危机而关闭一家省政府背景的商业银行。由于该银行倒闭的时候存款保险制度并未出台,关于很多储户的钱一直拖了15年也没有完全兑现。

即使从年5月1日起,《存款保险条例》开始施行,这三种情况银行一分不赔!

1、存款丢失

2、银行理财产品本金亏损、收益不达标、变保险

3、银行代售理财产品出现兑付危机、资金亏损

再次提醒投资人,小心了!

那么,问题来了,究竟我们的钱放在哪里最安全呢?

保险公司永不倒,保本写进合同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规定: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被依法撤销的或者被依法宣告破产的,其持有的人寿保险合同及准备金,必须转移给其他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不能同其他保险公司达成转让协议的,由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指定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接受。转让或者由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指定接受前款规定的人寿保险合同及准备金的,应当维护被保险人、受益人的合法权益。

抵御通货膨胀还是保险最靠谱

年,银行6次降息,调整后,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仅有1.5%;意味我们以后去银行存款,利息会减少。低于当前1.6%的CPI涨幅,居民存款继续延续实际负利率时代。钱存银行,资产的缩水将不可避免,更别提增值了。

随着保险业的发展越来越快,保险产品也越来越进步。现在,银行能做到的,保险都能做到,但是保险能做到的,银行却都做不到。就拿抵御通胀风险来说,很多保险产品都具有分红功能,其承担的角色与储蓄差不多,但收益通常胜过银行。

综观各种理财产品,能够保证赢利的只有少数,既能赢利又能转移风险者,则非保险莫属。一般来说,保险金赔付的数额,可能是所缴纳保险费的几倍,甚至数十倍、数百倍。这种高回报率,其他投资品种可能也会带来,但却伴随着巨大的投资风险,更重要的是谁都不能保证,它会在你发生危险的那一刻能如约而至。就此意义而言,买保险本来就能够抗通胀,它是预防发生通货膨胀或遇到危急事件时的最佳选择。

保险就是以小搏大的智慧

股市的钱不等于自己的钱、存折上的钱等于悄悄流失的钱!存款是活的钱,保险是活命钱。20年的存单很少见,20年的保单却常常现!面对你和家人的未来20年,今天你选对了吗?

综合自中国证券报、今日头条、北京商报、网络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yigroup.net/fxzl/75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