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希望到2012年消灭被动吸烟现象 http://www.zgbdf.net/baidianfengjiankangzixun/gedijiankang/8167.html
在美国汽车协会的统计数据中,疲劳驾驶造成了:
6%的总体交通事故
7%人员受伤的交通事故
13%造成受伤人员住院的交通事故
21%致人死亡的交通事故
数据来源:Prevalenceofmotorvehiclecrashesinvolvingdrowsydrivers,U.S.-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一个典型症状就是日间嗜睡,日间嗜睡对于不同人群的影响是不同的,试想下一名退休老人与公交司机因白天犯困嗜睡所造成的影响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近期小编就接触到因日间嗜睡导致工作停职的患者:
病例资料:患者男,45岁,旅游公司大巴司机,因驾驶疲劳被车载监控设备记录,被停职。
停职期间回想到自己长期夜间打鼾、呼吸暂停;日间疲劳、无精力、嗜睡因此前来就诊。
与患者的交流中得知目前很多大型客运车辆与危险品运输车辆均配有驾驶监控系统,犯困、走神、超速等等不良驾驶习惯均逃不过系统的法眼。
小编是完全支持此等高科技全面推广应用的,可喜的是该技术目前已经不仅仅应用于大型车辆而在某些家用轿车领域也开展了。
结合此病例小编查阅了相关文献,其中一篇关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日间嗜睡决定因素的文章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研究背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的睡眠质量存在显著的个体间差异。这种现象只能部分地由呼吸暂停-低呼吸指数(AHI)来解释(疾病严重程度分级标准)。
前期研究表明OSA嗜睡的预测因素包括:年龄(年轻人更易嗜睡)、肥胖、睡眠效率高、频繁的呼吸觉醒、夜间多导睡眠图(PSG)显示的缺氧程度。
这篇文章调查了OSA患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和其他与嗜睡相关的因素。
研究目的:为了更好地理解白天嗜睡及其在OSA的生物学基础。这些知识对于症状分析、治疗决策、结果评估和干预措施的制定至关重要。
方法:
名受试者进行多导睡眠监测,其中符合OSA诊断的名,进行病史(中风、手术等)及服药史(安眠镇静类等)评估,共有名患者符合研究要求,对这些患者进行2周的体动仪、睡眠日记监测记录睡眠习惯及主客观嗜睡评价后有入组研究。
结果:
参与者被分为四组:
1.主观、客观嗜睡:90
2.主观非嗜睡、客观嗜睡:37
3.主观嗜睡、客观非嗜睡:80
4.主观、客观非嗜睡:76
通过广义logit模型进行比较。每日睡眠时间越短,睡眠时相延迟障碍,嗜睡的风险越高(Oddsratio[OR]=0.52,95%confidenceinterval[CI]0.33–0.82andOR=0.89,CI0.80–0.98,respectively)。
非裔美国人与嗜睡相关(group1,OR=8.8,CI2.8–27.3;group2,
OR=16.6,CI3.3–83.6;andgroup3,OR=3.3,CI1.0–10.1)。
1组及3组中白细胞介素-6细胞因子(IL-6)水平较高。
结论:
种族:非裔美国人种族
睡眠持续时间:睡眠时间短
昼夜节律:睡眠时相延迟障碍
细胞因子:促炎细胞因子IL-6水平升高
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嗜睡有关
这些发现将为今后确定OSA嗜睡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
对于普通OSA患者的启示帮助:为了避免日间嗜睡,应在积极治疗OSA的同时:1.减肥2.尽量延长睡眠时间3.不要熬夜(要早睡早醒不要晚睡晚醒)。
参考文献:
小宗介给波妞买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