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风险理财和基金的分配

深圳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606883.html
今天中钢转债和东财转债都涨到以上,有大把的机会可以卖出,希望这块红包大家都有收到。昨天有粉丝问一个问题:如果每年有30万可以投资,低风险理财和偏股基金应该如何分配比例?很多人其实都有相似的问题,就是如何在低风险和高风险之间,分配资金。这个问题很值得探讨,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下我的想法。01

决定投资的要素关于如何投资,最核心应该是三因素一,可以投多久,或者什么时候要用钱?什么时候用钱决定了投资期限。因为股市是波动的,即使不是熊市,3-6月的震荡和调整也是正常的。如果短期要用的钱买基金结果赶上调整,买再好的基金,都是凉凉。闲钱投资是基金长期基础,短期要用的钱不适合投资高风险产品,这是一票否决的。正常而言可能要大笔花钱的地方有:结婚,买房,买车,子女教育,养老退休,医疗开支所以比如打算明年买房和结婚,那准备买房的钱就毫无疑问要做短期的低风险理财,而不是去买股票基金。二,风险承受能力风险承受能力从2方面看一看自身情况,承担亏损的能力比如年龄,如果今年25岁,本金10万块,风险承受能力就会高一点,因为即使亏损了,未来努力工作还能把钱给赚回来。而如果今年60岁,本金50万,已经退休,风险承受能力就会低一点,如果发生亏损,基本上很难靠工作把钱赚回来。或者家庭负担,比如两个人,同样都是30岁,年攒10万元。但一个人家里有房有车,父母健康,未来也有养老金,不仅没负担还能带小孩减轻负担。另一个人家里父母身体较差,别说帮忙带孩子,反而还需要人照顾,未来没养老金医疗费还要不少。毫无疑问前一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会更高。这个和投资的心态无关,家庭经济实力是客观的硬标准。虽然不管如何,亏钱的时候肯定都是很痛苦的。但从客观上讲,各方面条件更好的人确实比各方面条件差的人更亏得起。二是看认知水平,是否愿意承担风险相比家庭经济实力,投资的意愿或者认知,更像是软标准。对很多人来说,意愿和认知是决定资产配置的主要考虑因素。比如一个人年收入万,资产0万,但就是亏不起,平常打麻将亏0块都要难受得一礼拜睡不着,根本就不想承担任何的风险,那就只能全部或大部分都投资在低风险理财上。也许0万资产里,万买理财,获取5%的收益率,最多拿出50万买基金试试水。如果买多了,一波动就是几十万上下,心脏受不了。这个是完全由对风险的认知决定的。三,对收益的预期所有人都希望赚的钱越多越好,但还是有点不同的。有的人希望承担较少的风险,获取长期年化8%的收益率,那就可以低风险高风险各一半配置有的人希望承担一定的风险,获取长期年化12%的收益率,那就应该大部分投资高风险品种有的人愿意承担极高的风险,想要追求年化20%以上的收益率,那在投资上必然是很激进的。02

应该怎么做分析?因为每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流动性需求,以及收益预期不一样,所以如何投资,如何进行资产配置是不可能存在标准答案的。我这里只能以我自己为例,说明下应该如何分析一,什么时候要用钱?1.我没打算买房也不打算买车2.孩子还小幼儿园上学补习班的钱靠收入可以解决,目前也未考虑要送出国3.我才34岁,离退休也还早4.未来几年没有大笔支出5.唯一可能要用钱的地方就是父母身体不好,未来的医疗费用要考虑好二,我的风险承受能力1.目前我收入比较高,覆盖完家庭的支出之后,还能结余不少2.家里也不需要我支援生活费3.我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也很高三,对收益的预期我希望能通过承担一定的风险风险来获取长期年化10-15%的收益率。可以接受短期波动,但是长期看肯定要能赚回来。03

应该怎么分配资金?分析完了之后,应该如何分配投资的资金呢?我个人是这样分配的1.平时要用的钱我平常的花销基本上都是由收入覆盖,基本不需要动用到存款。但我还留了十几万现金作为备用金,以防万一。这些钱我都是存活期3.2%或者做做短期理财,是完全不考虑买基金的。另外还有贷款额度+信用卡N张,万一临时要用钱,短期可以额外筹集资金50多万。对我而言,这个后备力量是完全足够了。2.三年内要用,不能亏的钱未来3年内我没有任何确定的支出计划,所以我没有钱是一定不能亏的,理论上短期波动对我都没影响。唯一需要考虑的是不确定的医疗支出,这部分我会通过保险覆盖。如果说你未来两三年有确定的支出或者大概率要花的钱,那这些钱就不要拿去冒险了,老实做做低风险理财就好了。3.保命的钱保命的钱就是属于底线了社保里的医保和养老保险,建议人人都要有。如果正常上班的话,公司都有交。如果没有上班或者公司没交的话,还是比较建议找个代理公司交一下的。以泉州为例,按照最低标准缴纳,每个月需交:医保个人缴费69.77元,单位缴费.63元养老个人缴费元,单位缴费元生育险单位交17.44元,工伤单位交3.49元如果全部自费交,一个月合计.33元,一个人一年.96元。最低缴费标准可能每个地方都不一样,如果没有医保社保的,很有必要交一下。万一得病了,医保可以兜底。或者万一老了之后混不好,或者钱被保姆骗光了,国家发一点养老金,也能兜底饿不死。其次是商业险,相比国家的医疗和养老保险,商业保险还是很便宜的

重疾险:保障范围是重大疾病,如果出险,一次性给付赔偿金额以供投保人弥补收入损失、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等;

医疗险:保障范围是疾病医疗和意外医疗,如果出险,会根据合同规定报销医疗费用;

寿险:保障范围是疾病身故和意外身故,如果出险,一次性给付身故赔偿给受益人,可用于赡养老人、抚养子女和日常生活开销;

意外险:保障范围是意外身故/伤残和意外医疗,如果出险,可针对意外医疗费用进行报销或者针对意外身故/伤残补偿一笔赔偿金,用于家人生活开支或偿还债务等。

我的方案是这样的

给全家都买了医疗险和意外险,保费便宜,保障高,杠杆大,必配

我和我老婆买了重疾险和寿险,因为我们两是家庭经济支柱

给我女儿买了重疾险,一是因为便宜,二是保障时间长(如果20岁买,不仅贵,而且还少了4-20岁共16年的保障时间)

保险不贵,但很多人买错了,如果不懂得如何高性价比的买保险,可以加我保险专用号咨询

↑保单鉴定,↑保险规划,↑扫码详询

4.投资的钱

1.留足日常花销的钱以及充足的备用金

2.如果有确定的支出,这部分钱就老实做低风险理财

3.交医疗和养老保险,买齐基础商业保险

以上这三部分钱,不管你的风险承受能力如何,收益预期怎样,都是应该要做到的,因为这三部分钱不是投资,不是理财,而是基本的资金安排。

以上三部分钱都安排好之后,剩余的3年以上不用的闲钱,这部分才是用来探讨如何投资的,根据每个人不同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收益预期如何进行配置。

对我而言,我现在已经可以做到买基金无视短期波动了,所以我更重视去追求长期的投资收益,而不是很关心短期波动风险。

买理财的话,一年赚4-5%,3年顶了天赚12-15%,对我而言实在是很没意思。

所以我自己现在的长期闲置资金,全部都是投资基金,股市的虽然总是起起落落,但是3年时间来一波比较大的上涨,赚得比15%多,基本上是大概率事件。

只要能接受短期波动,希望获取长期高回报,所有人的闲钱都是应该拿出来投资的。也许买基金,也许买房子,总之不应该拿去存理财。

如果确实无法接受波动,风险承受能力较低,就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就可以在低风险理财和基金投资中做一个平衡。

04

小结上面是我自己对于资产配置的安排,每个人情况不一样,大家可以参考我的思路,再结合自身的情况制定自己的资产配置方案,调整不同资产的投资比例。对于想学习的同学,必读文章系列:条投资军规新手理财完全实操攻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yigroup.net/fxyy/75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