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鸣是指多因脑髓空虚,或因火郁,痰湿阻滞所致,以自觉脑内如虫蛀鸣响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一般发作时,病人自觉脑子嗡嗡作响,有时伴头昏头痛、胸胁隐痛、耳鸣耳背。
本病多因脑髓空虚,或因火郁,痰湿阻滞所致。
诊断
1.多发于中、老年。女性多于男性。
2.自觉脑内如虫蛀、鸣响,常伴耳鸣、腰膝酸软、目眩等症状。
3.检查时多无特殊发现。
鉴别
1.神劳:可有耳鸣等症,但以神疲、失眠、健忘、头晕痛等为主要表现。检查时多无特殊发现。
2.耳部疾病:常有耳鸣等症,但系耳内鸣响而非脑内鸣响,耳部检查多能发现病变。
中医治疗
1.肾虚髓亏证:脑鸣,耳鸣,健忘,肢体软弱,腰膝酸痛,或精少质稀,性欲低下,舌淡,脉弱。补肾益髓。
2.气郁化火证:脑鸣,耳鸣,烦躁易怒,胸胁胀闷,口苦口干,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清宣郁热。
3.痰湿(内阻)证:脑鸣,耳鸣,身体肥胖,疲倦嗜睡,肢体沉重,恶心欲呕,胸闷咯痰,舌淡胖,苔白腻,脉滑。燥湿化痰
医案1患者陈某,41岁,就诊时头痛脑鸣、诉有近5年发作史,最近频频发作,发作时头痛如裹,脑鸣不止,时如蝉鸣,时如雷鸣,呃逆嗳气,实受病困侵扰。多方医治,效果不显,遂来我院求诊。
沟通其用药史,多以肾阴亏损,脑髓失充为治、未见好转。
刻诊:头痛昏重、胸胁胀闷、精神烦躁、嗳气呃逆,自诉脑鸣如鼓,舌质红、舌苔薄黄,脉弦。
初诊:认为:证属肝失疏泄,上犯清窍。
治则:疏肝行气。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合用双丹膏,潞党参口服液
服药后病情显著缓解,脑鸣发作次数减少,程度减轻,嗳气呃逆停止。
复诊在上方基础上调整用药,再服一疗程,病人自诉康服。
案例分析:肝性刚,喜条达,主疏泄。肝伤则会气机逆乱,容易郁滞隐隐作痛,或失其所养,风邪内动,上扰巅顶,而诱发头痛,脑鸣耳鸣。
医案2患者李某,50岁,自诉长期头昏头痛、脑鸣不止,失眠多梦,睡前烦躁不安,多方医治无效。来本院医治。查看以往病历,患有肝脾综合征。
经查:面色萎黄、肌肤泛黄无润泽、眼睛干涩无神,爪甲苍白。自诉头昏头痛,四肢无力,烦躁不安。舌质淡、脉眩细数。
初诊认为:证属肝血阴虚,水不涵木,脑海失充。
方药:八珍汤加减方,合用潞党参口服液加倍,清心安神合剂。脑鸣显著减轻,其他症状亦有很大改善。复诊后按原方用药,剂量加大,稍做调整。继服2个疗程后随访脑鸣康复,头晕头疼基本消失。原方案巩固一疗程,停药。案例分析:肝之虚,肾水不能涵而血少也,症状表现为两胁疼痛、目眩目干涩、眉棱骨疼痛、烦躁不安、发热头痛。
经验所得,治病一定要辨证审因,不诸一格,方能取得满意疗效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请详细咨询相关医师或者相关医疗机构。
END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