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治疗在调而不在止

腹泻,即“拉肚子”,常伴有腹痛,大便的次数和量会增多,并且不成形,中医上称为泄泻。

小儿泄泻发生的原因,以感受外邪,内伤饮食,脾胃虚弱为多见。

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病。不同季节发生的泄泻,其证候表现有不同。

1、大便次数增多,每日超过3-5次,多者达10次以上,呈淡黄色,如蛋花汤样,或黄绿稀溏,或色褐而臭,可有少量粘液。或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口渴等症。 

2、有乳食不节,饮食不洁或感受时邪病史。 

3、重症腹泻及呕吐严重者,可见小便短少,体温升高,烦渴神疲,皮肤干瘪,囟门凹陷,目眶下陷,啼哭无泪等脱水征,以及口唇樱红,呼吸深长,腹胀等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的表现。

1.感受外邪(35%):感受外邪小儿脏腑娇嫩,肌肤薄弱,冷暖不知自调,易为外邪侵袭而发病。外感风、寒、暑、湿、热邪均可致泻,由于气候的因素,一般冬春多为风寒(湿)致小儿暴泻以湿热泻最为多见。 

2.内伤饮食(20%):内伤饮食小儿脾常不足,运化力弱,饮食不知自节,若调护失宜,乳哺不当,饮食失节或不洁,过食生冷瓜果或不消化食物,皆能损伤脾胃,而发生泄泻。

3.脾胃虚弱(25%):脾胃虚弱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护失宜,或久病迁延不愈,皆可导致脾胃虚弱。胃弱则腐熟失职,脾虚则运化失常,因而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清浊不分,合污而下,而成脾虚泻。亦有暴泻实证,失治误治,迁延不愈,损伤脾胃,而由实证转为虚证泄泻者。

阳生堂根据小儿具有“稚阴稚阳”的生理特点,以及“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病理特点,特推出治疗小儿腹泻的绿色疗法:

1.小儿直肠给药

2.小儿飞针

3.小儿贴敷配合艾灸

4.小儿理疗

赞赏

长按







































北京最权威白癜风专科医院
山西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yigroup.net/fxot/11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