鍖椾含鐧界櫆椋庡摢瀹舵瘮杈冨ソ http://pf.39.net/bdfyy/qsnbdf/191007/7513605.html
朝鲜究竟发展到什么程度?
朝鲜人过的究竟是怎样的生活?
我带着这些疑问,
踏上了朝鲜四日游之旅。
朝鲜,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都是有点“神秘”的地方,即使我们在物理距离上隔得并不远。
最近因为金正恩的两次访华,中朝关系持续升温,旅游市场也随之放开。好几家大型在线旅游网站和旅行社都重启了朝鲜团体旅游商品的销售,部分地区还有直飞平壤的包机旅游,去朝鲜旅游不仅变得可行,还挺方便。
朝鲜不开放自由行,只能跟团前往。去年8月,我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在中朝边境城市丹东报名了朝鲜四日游,踏上了平壤、开城、妙香山之旅。
不能带移动硬盘、吃住“顶级”酒店、参观“最好看的”节目表演,去朝鲜旅游到底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初见平壤:这是一个单调的国家
集合那天,我来到丹东火车站。导游给我们讲了注意事项,主要内容是:
1、不可以单独行动,不可以脱团,不可以接触朝鲜路人,不能对军人拍照。
2、从丹东去平壤的火车上不允许拍窗外的景色。
3、出关后,不能再说“金三胖”“韩国”之类的词,要恭敬地尊称“金日成主席,金正日将军,金正恩元帅,南朝鲜”。
这趟卧铺列车是很普通的中国绿皮火车硬卧
10点多,火车缓缓启动,沿着大桥跨过鸭绿江,8分钟后,就到达了朝鲜边境城市新义州。在这里,火车停车两小时办理入关手续,并检查行李。
朝鲜有一些奇妙的行李规定,比如不能带移动硬盘,不能带焦距超过mm的长焦镜头,电脑可以带但电脑里不能有关于日、韩、美的电影等内容,不能带违禁书籍。
不过随着去朝鲜旅游的中国人越来越多,朝方军人上车后,对我们的行李只是象征性地开包检查。他们胸前佩戴着传说中印有金日成和金正恩头像的红色徽章。
每个朝鲜人都会佩戴徽章,徽章由学校或单位发放,不能自行购买
12点多,火车终于又缓缓启动,正式开启了前往平壤的旅程。
一开始,车厢里的人都比较拘谨,只能贪婪地看着窗外的农田和村庄。过了一会便渐渐放松下来,拿出手机拍照,反正也没有巡逻的朝方人员。
窗外的人们或走路、或骑自行车,穿梭在乡间小道上。而大部分时候,是无尽的原野,麦田、玉米地和远方层叠起伏的山峦。田野间、村子外还有一些标语,据同团的一位会朝语的妹子说,写的大多是“伟大领袖”“自给自足”“自力更生”之类的标语。
5个小时过后,窗外出现了柏油马路和汽车,人变得越来越多,著名的烂尾楼——柳京饭店出现了视野之中,很快,火车就停在了平壤火车站。
烂尾楼——柳京饭店
平壤火车站
平壤火车站
朝鲜的两位(因为她们要互相监督)中文地接导游带我们走出车站,坐上空调大巴。在对我们表示欢迎之后,便带我们参观了两个景点:凯旋门(比巴黎凯旋门还高)和朝中友谊塔。
实际上,后面几天的“参观景点”都表明,这是一场“朝鲜爱国主义之旅”。
市内的大部分景点,导游只给我们停车十分钟,根本没什么机会在室外站定的情况下拍平壤的街道、建筑、人民。于是,敞亮的车窗成了我们窥视外部世界的载体,毕竟,来这里旅游的几乎所有人,真正感兴趣的,是这里的社会制度、人民生活,而不是那些景点吧。
平壤的建筑造型单一、配色毫无规划,基本都是在我们看来早已过时的大型筒子楼。大部分的外墙已经褪色或剥落,在这阴沉的天气里,显得毫无生命力。
和这些建筑一样了无生趣的,是人们的表情。他们似乎失去了喜怒哀乐的能力,像是被摄魂怪吸取了灵魂一般,丝毫没有表现出神采飞扬和朝气蓬勃。与其说是压抑,倒不如说是彻底的单调。似乎无法从任何方面窥视到他们的情绪起伏。
朝鲜公交车
路上骑车的人面无表情
朝鲜地铁站
匆匆一瞥朝鲜的街景后,我们便来到了吃晚饭的餐厅。在朝鲜的旅行团都享有高级外宾的待遇,无论吃、住、行都是最高配置。四日游的每一餐几乎都会换花样,从普通的饭菜、到朝鲜特色“十一碗”、朝鲜火锅、朝鲜米酒,应有尽有。
我们去的大多数饭店都是这个装修风格
朝鲜特色“十一碗”
晚饭后,我们驱车前往酒店。夜幕降临的平壤,被黑暗吞噬,主干道上那孤零零的路灯,功率之小,根本无法把马路照得通亮,而大部分地方,是彻底的漆黑一片。然而此刻,三八线对面的韩国,夜生活才刚刚开始。
NASA拍的朝鲜和韩国夜晚灯光对比
我们住进了平壤特级酒店——羊角岛饭店。虽说是特级饭店,实际水准基本等同于国内三星级酒店。但毕竟这里供应电、热水、有中央空调,对朝鲜来说,确实算得上顶级的设施了。
房间内部
“最好看的节目”:少年宫表演
第二天行程的第一站是开城的板门店,也就是朴赞郁的《共同警备区》事发的朝韩三八线。回到平壤后,我们迎来了旅程的第一个高潮——前往少年宫观看被导游称为“最好看的”节目表演。少年宫的外观非常大气,内部装修可谓上乘,教室、体育场、游泳馆等设施一应俱全。少年宫外观少年宫游泳池朝鲜实行的是12年义务教育,学生们上午去学校读书,中午回家吃饭,下午参加课外活动。平壤的少年宫是全国少年宫集大成者,最优秀的孩子会被送到这里参加各种兴趣小组进行学习。我们被带去参观了一些兴趣小组,如排球、舞蹈、乐器、物理等,孩子们安安静静地坐在教室里上课、并接受游客的参观,对我们这些络绎不绝的游客,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好奇心。物理学习小组朝鲜筝学习小组时间接近5点时,我们来到大礼堂入座。礼堂大约能容纳几百人,前半部分坐的基本都是游客,后半部分是朝鲜的学生。等待了一会,灯光暗下,聚光灯聚焦在舞台中央,地板上缓缓升起一支话筒,一个戴着红领巾的朝鲜小女孩主持人走出来,站定,说了开场白。现场并没有翻译,我们不知道她说了什么,但她那朝鲜标志性的夸张语气和表情,让举着相机的我一阵酥软。主持人小朋友这台文艺演出,就像春晚一样“热闹”,是各种才艺的大杂烩:独唱、合唱、舞蹈、魔术、乐器。没有翻译,我们并不知道他们在唱什么、弹什么,根据纪录片《太阳之下》的字幕可以猜测,大约就是一直在歌颂伟大领袖吧。说实话,这场演出并不特别“假”,只是很普通的一场由孩子们奉上的文艺演出。时间控制的恰到好处,在看得差不多厌倦的时候,也就结束了。合唱舞蹈有趣的是,当我们起身离开,后排的朝鲜小朋友依旧在热烈鼓掌,直到我们都快走到门口时,他们的掌声才戛然而止。近距离的观察让我很是惊讶:刚刚还鼓掌了足足5分钟的他们,此刻都是一副“丧尸”的表情,没有一个脸上有笑容。那样热烈的、持久的鼓掌,和眼下这冷漠、无趣的表情,大约就是我对朝鲜的印象:“演得用力过猛”,却没有真正生动的、感染人的情绪。鼓掌后孩子们的表情每一个看上去都了无生趣暴发户博物馆:国际友谊展览馆
第三天的主要行程是妙香山,来这里当然不是为了爬山,而是参观国际友谊展览馆。这个馆不让拍照,进入前所有物品都要寄存。国际友谊展览馆国际友谊展览馆外观大气,内部层高极高,空间特别开阔。导游告诉我们,这里收藏了世界各国首脑、知名人士送给金家的礼物,体现了金家在世界范围内的巨大影响力。展品按照三位领导人进行分类,最多的自然是送给金日成的礼物。导游说,截至目前,馆内共收藏了11万多件展品。据统计,如果每件展品看一分钟,看完整个博物馆需要一年多的时间,所以“我们只挑选其中一些走马观花,主要会让大家看中国赠送的礼物。”于是,讲解员向我们介绍了各种郭沫若字、徐悲鸿画、桌椅、装饰品、领袖头像等。各种极端个人崇拜主义的礼品,比如三位领袖的肖像、油画,各种恭维的文字,各种祝福长寿的纪念品铺天盖地。这就像是一个大型暴发户展览,把各种礼品杂七杂八地放在展柜里,陈列毫无章法。但朝鲜人民认为,伟大领袖没有自己使用礼品,而是全部放在这个展览馆给人民参观,是一种伟大廉洁的表现。当我们差不多走马观花参观完了展览馆,导游带我们来到一个巨大的门前面。她说,中国赠送给了朝鲜三尊蜡像,分别是金日成主席,金正日将军和金正淑母亲(金日成妻子、金正日母亲),栩栩如生,“仿佛见到了本尊”。导游让我们整理衣冠、排成一列。当我还没弄明白看个蜡像为什么还要这么庄严肃穆时,我们就被带进了展厅。展厅并不大,两边陈列着一些礼物,正前方是金日成的蜡像,他站在“绿色的田野”中,“微笑地望着远方”。导游示意我们排成两列,此时,所有人静默不语,大概都没明白要干什么。随后,导游就带领大家鞠躬了。我们在三个展厅分别对三位蜡像鞠了一躬,结束了这场参观。这天的最后一站是平壤市区的主体思想塔。所谓主体思想,亦称金日成主义。是的,在如今的朝鲜,没有马克思主义,曾经挂在建筑上的马克思头像被撤下,主体思想成了朝鲜唯一的国家意识形态,不可被挑战,具有绝对的权威性。每到夜晚,漆黑的平壤市区,只有主体思想塔绽放着最耀眼的光芒。主体思想塔四日游的行程,虽然时间很短,但也大致让人对朝鲜有了一个具体而直观的概印象。四天的时间里,我没有看到一个胖子,没有在少年宫之外的地方看到任何笑容。这个国家就像与现代生活隔绝的孤岛,漂浮在主流思想之外,与世隔绝,奉行着自己那一套逻辑和意识形态。旅游Tips:1、报名时需要发送护照扫描件给旅行社用于办手续,签证为集体签证,不会在护照上留有痕迹。未来去其他国家没什么影响,如在出入关时被问到,诚实回答去朝鲜只是旅游即可。2、在朝鲜旅游期间一定要严格遵守团队规定,切勿擅自脱团或做出违规行为,否则后果可能很严重。3、虽然朝鲜基础建设落后,但他们给旅行团会配备最好的食物和住宿,吃饱睡好没有问题,不必担心。今日话题:你想去朝鲜旅游吗?最近有什么有趣的旅行计划?推荐朝鲜相关影像资料:《国家地理揭秘朝鲜NationalGeographicNorthKoreaUndercover.7》:讲尼泊尔医生去朝鲜治疗白内障患者一千余人,最终重见光明的患者们纷纷跪倒在金正日的照片前哭泣的故事。一部令人一生难忘的纪录片。《北逃》:讲述一个脱北者的经历,值得一看。《朝鲜:权力与金钱之谜》:NHK纪录片,讲述了朝鲜的经济体制,着重解读了金家的宫廷经济。《共同警备区》:朴赞郁电影,讲述在共同警备区发生的一场朝鲜韩国士兵之间的友谊,没有惊天动地,却温暖感人。《全景:朝鲜"Panorama"NorthKoreaUndercover》:BBC工作人员跟旅游团秘密拍摄,去的景点比我们多,他们参观了集体农场、医院、学校、工厂等。《太阳之下》:由朝鲜安排好的拍摄,故事本身很无趣,但可以帮助理解朝鲜人是如何被洗脑、如何被“安排”的。文/图_姚璐编_阿作以上内容来自「外滩TheB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