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肚子=止泻+消炎?
NO!您可能吃错药了!
夏秋季是腹泻的高发期,许多人在这个季节都疯狂地投入大排档和冷饮的怀抱,由于气温高,食物保存不当,很容易滋生细菌,因此肠道疾病高发,恶心、腹胀、腹泻等肠胃不适者明显增加。据统计,自进入夏季以后,肠道疾病占到消化科门诊接待总量的1/3以上。对于腹泻,大部分人都是随便吃点止泻药或者抗生素了事。然而,腹泻并不是一件小事!严重的腹泻如果不及时给予补水及其他支持治疗,很容易引发脱水,造成器官损害。那么关于腹泻,我们的认识都正确吗?一起来听听专家怎么说。
第
1
则
-THEFIRST-
腹泻是人体自我保护机制,
有助于排出毒素
?.?~?..?
专家指出,腹泻其实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能够排出毒物和细菌毒素,具有保护意义,但是剧烈而持久的腹泻会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因此,专家建议,出现腹泻后可先观察半天到1天,如果情况并未好转,可以尝试服用思密达(蒙脱石散)1~2天。蒙脱石散对于病毒、细菌和细菌毒素具有极强的吸附能力,能使其失去致病作用,因此针对腹泻初期作用较好,但一旦腹泻发展到严重程度,蒙脱石散就起不了多少作用了。这时候,如果出现大便次数增加、发热、频繁呕吐或大便带血等症状时,应及时送医治疗。
如果刚出现腹泻就立即服用易蒙停等止泻药物,尽管能快速止泻,但也会使病原微生物滞留于肠道内,令细菌等产生的大量毒素被肠黏膜吸收,导致病程延长,一些中毒性、感染性腹泻还可能因此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
第
2
则
-THESECOND-
有一些腹泻,
服用抗生素会越帮越忙
?.?~?..?
病毒性腹泻往往带有感冒的症状,也有人称之为胃肠型感冒,儿童秋季常见的秋季腹泻就属于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针对这种腹泻,抗生素就起不了作用,而且它属于自限性疾病,只要注意防止脱水就好。可以泡一些补液盐饮用,用于防止水电解质紊乱。
针对自身消化不良或者肠道菌群紊乱引起的腹泻,应该节制饮食并服用含有消化酶的制剂或者双歧杆菌等益生菌。这时候如果同时服用抗生素,一方面会加重肠道的菌群紊乱,另一方面,会抑制药物中益生菌的活性,从而失去药效。
第
3
则
-THETHIRD-
又吐又泻的人才需要
打点滴
?.?~?..?
只有细菌性腹泻才需要根据病因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由于进食不洁食物而导致腹泻者,一般都属于细菌性腹泻。夏季腹泻中,细菌性腹泻所占的比例较高。在治疗腹泻的所有抗生素中,诺氟沙星(氟哌酸)是常用药,但是该药及其同类(喹诺酮类)有引起骨病变的可能,未成年人不适合服用,成年人的服用时间也不宜超过3天。还有以前曾广泛应用的四环素,对于感染性腹泻也有一定的疗效,但可导致恒牙感染、牙釉质发育不良和骨生长抑制,也不适合使用。
专家表示,有部分患者一旦腹泻厉害,就强烈要求挂点滴,这是非常盲目的做法。对于腹泻患者而言,口服药物通过肠胃吸收效果会更好,而且对于腹泻患者而言,最好的预防脱水的方法就是多喝水,口服补液盐。只有腹泻病伴有呕吐或者严重脱水需要迅速补液的患者才需要输液补水。
第
4
则
-THEFOURTH-
腹泻后禁食会延缓病情?
?.?~?..?
有些人为了避免无休止地拉肚子,在腹泻后选择禁食,或者尽量少吃东西,想等拉干净了再说。其实,这种做法并不正确!腹泻时人体的免疫力明显下降,如果这个时候还禁食,无益于身体恢复,尤其是自限性的病毒性腹泻,非常依赖自身免疫力的提高来战胜病毒。一些人即便平时喝惯了牛奶,在腹泻时也可能出现牛奶不耐受的情况,因此,腹泻时不能喝牛奶。拉肚子后应注意清淡饮食,但这并不意味着只吃蔬菜水果,还可以吃一些少渣的稀饭或面条等食物。不过,有些人在腹泻的同时还伴有呕吐,那就不适合摄入过多的水分,需要适当禁食了。
第
5
则
-THEFIFTH-
经常腹泻
需排除器质性病变
?.?~?..?
如果经常发生腹泻,并且有特定的刺激因素,比如吃了特定的食物,或置身于特定的环境中等等,与外界的刺激密切相关,则需要排除肠应激综合征的可能。有些人一紧张就拉肚子,就是这个原因。这种腹泻在排除了外界的刺激因素之后一般就可以缓解,通常症状较轻,无需用药。还有一类慢性腹泻比较棘手,主要由肠结核、克罗恩病等引起。
专家提醒,经常发生腹泻的人,医院的消化内科进行详细的检查,排除上述器质性病变。还有一些人经常腹泻,吃某一种药物就能马上起效,因此他们便把这类药物当成“神药”,常备无患。专家指出,这是非常危险的!有些药物虽然能快速缓解腹泻的症状,却把慢性腹泻的真正病因给掩盖了,从而延误了治疗。
ATLAST
综上,出现腹泻时,不要盲目自行口服止泻药和抗生素哦!切记查明病因,对症下药!
”本文来源:搜狐健康
促卵泡成熟激素(FSH)
检查意义:
用于了解卵巢的储备功能和基础状态,协助判断闭经的原因,并可辅助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性早熟等。
正常参考值:
卵泡期:3.03~8.08mIU/ml;
排卵期:2.55~16.69mIU/ml;
黄体期:1.38~5.47mIU/ml;
绝经期:26.72~.41mIU/ml。
异常的原因:
1增高见于:卵巢早衰、卵巢不敏感综合征、原发性闭经等。
2
降低见于:雌孕激素治疗期间、席汉氏综合征等。
注意事项:
1未孕女性如想了解自身的基础性激素水平,最好在月经来潮的第2-3天抽血检查。
2
检查前至少一个月不能使用性激素类药物(如黄体酮、雌激素类等),否则结果不可靠(治疗后需要复查性激素的除外)。如果服用,应该在激素彻底排泄之后检查,以免发生误诊。
福建省二院
健康管理中心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