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像基金经理一样去赚钱,要么去买基金

要么像基金经理一样去赚钱,要么去买基金,这就是未来中国资本市场的生存之道,不再有传统意义上的散户了,至于是什么样的散户,大家心里都知道;

自从我把投资周期论理顺了之后,理念和逻辑慢慢清晰起来,所谓投资最高境界知行合一,知为其一,行为其二,合一为其三,至于哪个段位,大概几年内就能相应赚多少钱吧,正所谓认知匹配财富,而那些优秀的基金经理就是我们的学习榜样……

我依然坚定着自己的周期认知,所谓长周期长逻辑,短周期短逻辑,投资和投机根本不是基金经理讨论的话题,客户只有一个指标净值,部分所谓长线价值投资者不要太标榜三年五年十年,因为还是要给自己适当的压力,不然很容易麻痹,从而迷失自我……

我是去年初开始预测地产周期结束的,但是提前了科技周期,从而错过了人口红利的消费医药周期...

周期理论很容易解释每年的长牛股和大牛股:

在长周期里,比如地产十年很多长牛股,万科融创格力...人口红利的消费医十年很多长牛股,茅台五粮液汾酒恒瑞迈瑞,那科技的十年呢……

所以现阶段依然是消费医药和科技的共存周期,由于我们人口红利强于任何经济体,所以这两个周期的迭代不会像美国那样泾渭分明...

所以我的持仓除了云计算的科技增加了消费和医疗医药服务,而另一个短周期的逻辑,我今年一定会全力参与,这就是我说的投资嗅觉,没人拒绝赚钱;

股市让人嗨的地方就是每年都有五倍十倍甚至十几倍的股票出现,19年的猪肉和芯片,20年的光伏新能源和化工,就连18年大熊市还有个5g东方通信,这些在新的一年年还会出现,纯题材不去考虑,你会发现这些都是供给侧改革开始叠加需求短期急剧增长带来的供需矛盾,一般都有突发事件,比如18年的中美贸易引发芯片国产替代,19年非洲猪瘟,20年新冠疫情的英科医疗,光伏新能源的碳中和,但是核心都是供给侧出清...接下来重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yigroup.net/fxcq/68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